新闻资讯

NEWS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Cisco核心竞争力:E-Learning电子学习系统

  WTO无疑是今年中国最牵动人心的话题。中国加入WTO,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其中金融行业更是首当其冲。可以想见的是,外资金融机构将纷纷涌入中国市场,这些新到的竞争者没有体制的束缚和历史包袱,又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经营手段,它们不但会和国内金融企业争夺市场和优质的客户,还将争夺本来就属紧缺资源的优秀金融专业人才,我国的金融企业将面临空前严峻的竞争局面。   为更好地适应新的局势,国内金融机构的高层管理者都在积极进行企业内部的调整和改革,增加金融产品种类,大力开展中间业务,改善客户服务质量,加强内部员工的交流和沟通,提高人员素质和工作效率,力求将自身的竞争能力和服务质量提高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员工素质的提高、新业务的迅速推广和建立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的电子学习(E-Learning)系统,是在大型企业中经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一套信息化工具,与ERP这样繁杂庞大的系统工程相比,电子学习只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个中小规模的工程项目,但它所起到的作用却同样非常关键,对于处于转型期和成长期的企业来说,尤其如此。   部署一个有效的电子学习系统,企业可以将各种业务培训课程制作成通俗易懂的多媒体或者互动式课件,并发布在企业内部电子学习门户上,内部员工可以在任何时间通过网络查找他希望参加的那些培训课程并提出申请,在符合企业政策的情况下可以在线学习这些课程,并能够通过网络进行在线的测试或进一步的向相关业务专家提问。企业也可以通过这一系统非常容易地掌握每一个员工掌握知识的情况和业务水平。通过这样的一个电子学习系统,企业不但可以有效地提高员工的学习效率,缩短员工的培训时间,节省大量的培训费用,而且为员工提供个人事业发展和成长的环境和机会,帮助企业发现和培养高素质的员工,提高企业在人才方面的竞争力。尤为重要的是,电子学习系统可以促进员工掌握先进的信息化工具,迅速推动企业文化的转型,使最高决策层的意图更好地传达到全企业范围并得到理解,加快企业的行动速度,缩短新业务的布署新业务。   总结起来,电子学习系统对于金融企业的意义在于:   电子学习系统可以使一个新的业务或金融产品在很短的时间内被所有业务人员迅速了解,保证了企业在竞争上的速度优势;与传统的培训方式相比,电子学习扩大了培训的覆盖面,使每一个员工都能得到培训机会,帮助企业全面提高员工的素质;电子学习的方式使所有培训内容始终在线,员工能够接触到的培训范围最大限度地延伸了,使员工可以提高其综合素质;员工可以随时随地地学习,从而可以按照自己的工作日程有效地安排学习时间,提高员工的学习效率,缩短员工的培训时间;节省大量的教师、场地、差旅等诸多的培训费用;为员工提供个人事业发展和成长的环境和机会,帮助企业发现和培养高素质的员工,提高企业在人才方面的竞争力。电子学习系统可以促进员工掌握先进的信息化工具,迅速推动企业文化的转型,使最高决策层的意图更好地传达到全企业范围并得到理解,加快企业的行动速度,缩短新业务的布署时间。   说到这里,可能许多人都会有同样的疑问:这小小的一套电子学习系统,会有这么大的威力吗?   其实,Cisco公司就是电子学习系统的最大收益者之一,Cisco公司的迅速成长就是电子学习系统巨大作用的有力证明。从1996年到2001年短短的5年时间,Cisco公司员工数目增加了近六倍,五年间员工号从XXXX号增长到了今天的10万多号,也就是说有在这5年时间里,有近10万员工加盟过Cisco公司,同时Cisco的产品线也从过去的路由器、交换机扩展到从底层光通讯设备到应用层智能呼叫中心和多业务平台等包括2万多种设备的广阔产品线,并且在几乎每一个涉足的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员工数目和产品领域两个方面都如此飞速的成长,却依然能保持统一的企业文化和市场领先地位,在传统的企业运作模式下,是难以想象的。假如按照传统的培训和学习模式,光是面向新员工和针对新产品的培训,就会是所有人力资源经理的一场永不会醒来的噩梦。   而Cisco公司能将这一“Mission Impossible”(不可完成的任务)变成现实的可能(ImPossible),正是依赖一个有效的电子学习系统的巨大威力。也正因如此,当Cisco公司被公认为世界上应用电子商务最为成功的企业时,Cisco公司始终将应用电子学习系统作为自己最重要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之一,介绍给所有Cisco公司的客户。   Cisco公司从1995年起就开始在企业内部推广电子学习系统,在如何建立一套完善的、先进的电子学习系统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布署电子学习系统的方法,并从使用者的角度总结了一个完整的电子学习体系架构。为了更好地将这些经验介绍给客户,Cisco公司专门成立了电子学习(E-Learning)解决方案顾问组,直接面向全球客户,从事电子学习系统建设方面的咨询工作。   电子学习的体系架构   电子学习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它需要多种应用系统与网络技术的共同配合来实现。Cisco公司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提出设计这样的一个系统应遵循模块化的设计原则,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划分成小的可管理的任务。模块化设计背后隐含的概念,是将一个大体系分成一些功能块。每一功能块与设计目标、设计方法和分层模型紧密相关。通过使用模块化设计,降低了系统设计的复杂性。遵循这一设计原则,Cisco公司提出了如下图所示的电子学习系统架构图。   Cisco公司将电子学习系统的建设分解成三大部分,每部分包括若干组成模块,它们分别是:   基础架构部分-该部分包括统一的网络平台、数据/语音/视频集成系统、高效的网管系统、健全的安全体系和智能的内容服务平台,其中智能的内容网络服务平台,即CDN内容交付网络平台对与电子学习的实现至为关键。   应用平台部分-在应用平台部分,在企业中我们往往要建立一个电子学习的门户网站,以该门户为核心,综合以下几个模块:   商业运作服务:主要功能是根据对商业价值和商业目标的分析和判断,决定E-Learning电子学习系统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方式,例如决定哪些课程应使用电子学习方式实现,哪些课程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这些决策也需要学习管理系统提供的评估数据等作为参考和依据。   内容管理制作:主要指课件的制作,即把传统的课程制作成可以用于电子学习系统的多媒体电子版文件。最普及最常用的方式,也是最容易开始的方式是将培训教师的讲课过程录制下来制作多媒体课件。   交付技术服务:包括内容交付管理技术和某些特定应用工具。内容交付管理技术为课件生成统一的全局性链接,交由学习管理系统使用。特定应用工具包括如虚拟教室(Virtual Classroom)等工具软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需要的软件。   学习管理系统:为学员、教师和管理员提供电子学习的管理系统,记录培训情况,提供课程登记、查找和课程管理等功能。   接入部分-对电子学习系统的使用者如员工、合作伙伴和客户提供的接入手段和界面。   对于刚开始建设电子学习系统的企业,并不一定要一下子将以上的架构完全建立起来,而是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实际需求,循序渐进,从积累自制课件、建设电子学习门户开始,逐步部署学习管理系统和其它辅助性工具,拟定合理的电子学习系统建设计划,选择实际可行的案例进行试点,根据用户反馈和实际效果对系统进行改进,以渐进实行完善的电子学习系统。Cisco公司在分析相关需求和制定合理的实施计划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也非常愿意利用这些经验和一系列咨询顾问工具帮助用户建设成功的电子学习系统。   电子学习的最大障碍-带宽瓶颈   其实从去年开始,国内很多金融机构已经开始研究并初步布署电子学习系统的可能性,但普遍受困于广域网带宽的问题而难以大范围的普及和推广。因为电子学习的内容要分发给分散于各地的学员,在广域网上这种操作的花费高得惊人,导致电子学习的应用成本很高,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布署电子学习系统的主要障碍。   衡量一个电子学习系统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用户使用其进行学习的效果,而课件的质量和内容的表达形式直接影响到用户学习的效果。根据经验,多媒体的课件效果要远远好于简单的文本形式的课件,这也是使用电子学习系统的企业和组织的共识。但在电子学习系统的建设和推广中,我们注意到很多企业都认为自己的网络环境尚不能满足电子学习系统的要求,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大多数企业虽然拥有高速的局域网,但相比之下广域网的带宽速度较低,基本上我国企业能用于电子学习系统的广域网网络带宽都不会超过2M,大多数只能提供128Kbps甚至更低,而这些宝贵的带宽资源还要优先供给更为关键的业务类应用使用。而e-Learning电子学习系统的课件,即使不采用多媒体方式,也都是不小的文件,在目前的网络环境下,不能解决广域网带宽瓶颈问题,电子学习系统的建设和实际使用就无从谈起。   带宽瓶颈的问题作为部署电子学习系统面临的最主要的障碍,多年来一直无法解决,传统上只有以下几种折中的解决办法,也可以说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但由于这些方式的缺陷都很明显,因此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带宽瓶颈的问题:   在课件制作时尽量缩小文件,或将一个课件分解成许多小的文件这种方式使课件制作受到很大的局限,基本上无法应用多媒体手段,严重影响了用户的学习效果,频繁读取课件更易受到低速网络与其它关键业务争夺带宽导致的速度不稳定问题的影响。   在每个分支机构放置分布式的电子学习系统服务器   这种方式首先增加了系统管理的难度,使应用平台的建设变得非常复杂,每当电子学习系统多延伸到一个分支机构,都要对管理系统的配合,使得电子学习系统的扩展性很差。同时要求系统具有智能内容路由的能力,为每一个用户的请求找到最合适的服务器,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此外,为电子学习系统而在每个分支机构设置服务器,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