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网络培训系统:教育“ 阳光”遍洒城乡学子

近年来,文登市秉承“自强不息,和谐向上”的新时期“文登学”精神,以推进教育公平为目标,按照“ 城乡一体、 同步推进” 的要求,一手抓设施建设,一手抓内涵提升,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教育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先后被授予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 山东省教育先进单位、 山东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山东省素质教育先进单位、 山东省学前教育先进市、山东省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市等荣誉称号。 城乡办学条件全面升级 教育设施建设的均衡是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多年来,文登市认真落实“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不断强化公共教育责任,加大教育投入力度,致力于不断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城区学校大“增容” 2009 年暑假开学后,新建设的文登市环山完小投入使用,这是文登市城区自2007年以来第三所投入使用的学校。环山完小可容纳 1000多名孩子就读,这使城区小学班额过大的压力得到有效缓解。 近年来,随着城市扩容速度的加快,大量中小学生涌入城区学校,“大班大校”现象日益突出。为有效维护教育公平,文登市加大城区中小学新建、扩建力度。2007年9月,投资2000万元的经济开发区完小建成投入使用。2008年文登市又投资 7000 多万元用于学校新建、扩建工程,新增校舍67000多平方米。其中投资 1500万元和2000 万元启动天福实验小学、环山完小工程建设;投资1300 万元用于二中教学楼、三里河综合楼、二实小餐厅、实验小学的塑胶操场等学校扩建工程建设;投资900万元购置现代化教学设备。文登城区范围内办学条件真正实现了全面改善。 农村娃的“食暖住行”工程 2008 年年底,高村镇中学投资24 万元的学生宿舍改造工程全部完工。从前的“大通铺”全部换成了双层单人床, 580 多名住宿生都有了自己的床位。 高村镇中学宿舍改造工程是文登市农村中小学“食暖住”工程之一。近年来,随着农村中小学的布局调整,农村学生相对集中,吃饭难、取暖难、住宿难现象在全市20 多所中小学校中都不同程度存在。为改变这一现状,文登市于 2008年启动了农村中小学“食暖住”建设工程,并将其列为市政府 20 件为民办实事之一。投入 2500 万元专项资金,改造20 处学生食堂,改善9 处学校住宿条件,为8 处学校安装取暖设施。目前,预计三年完成的“食暖住”建设任务仅用一年就全部完工。文登市农村中小学学生彻底告别了“吃饭没餐厅、冬天没暖气、住宿大通铺”的校园生活。 近年来,针对学校合并后部分学生上学路途远的现实,文登市启动了学生班车工程,投资2000 多万元,购置学生班车139 辆,开通行车线路 97 条、站点 504 个,通达全市 700 多个村庄,有效解决了全市14000 多名学生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生上学的“行路难”问题。学生班车真正成为孩子们的“放心车”。据统计,自2002 年学生班车开通至今,文登没有发生一起因学生班车导致中小学生伤亡的交通事故。2008 年,全国校车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现场会在文登市召开,文登市学生班车管理运营的成功经验在全国推广。 扶优助贫洒甘霖 “不在于钱多少,关键在于这是对家长、对学生的一种鼓励,我实在是太感动了……”米山镇中古场村村民王汝喜说。2008年11月13日上午,王汝喜来到米山中学,高兴地领取了学校发放给儿子的150元乘车补助。同王汝喜一样领取“两免一补”资金的家庭只在米山镇就有80多家。 均衡教育,让更多弱势群体享受到教育雨露的滋润。2008 年,文登市共发放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资金88万元,2600余名贫困学生受益;投入180 余万元资助贫困高中生 2000 余人,投入600余万元为4000余名中职生发放助学金;为 3500 多名贫困生减免杂费 130 多万元。2009年,文登市教育局重点开展“3个1000”工程,向1000名贫困生免费发放学生装,向1000 名贫困幼儿免费发放教材,组织 1000 名教职工与1000名贫困、特殊家庭孩子结对帮扶,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完成学业。文登市7 万学子真切地感受到教育均衡发展为他们带来的温暖。 城乡师资的均衡发展 优质师资资源的均衡是实现教育公平、教育均衡的关键。近年来,文登市以“塑造高品位教师,培养高素质学生,办高质量教育”为宗旨,努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师资队伍。同时,不遗余力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找到了更有效、更便捷的教育平台。 内外兼修强素质 教无德不立。教师的人格素养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文登市教育局在教师中广泛开展“对学生要有爱心,对同事要有诚心,对工作要有强烈的责任心”的“三心”活动,奏响了“爱与责任”师德活动的序曲。文登每年还通过进行师德标兵评选、表彰,举办师德报告会等活动,激励教师自我提高。如今,“爱生如己、教生如子、待生如友”已成为文登教师的真实写照。连续5 年,文登教师队伍一直是人民最满意的群体。教育局连续多年获文登市“行风民主评议”第一名,并被评为“全省部门和行业作风建设先进单位”。 为加快教师专业成长步伐,文登市深入开展读书工程、 培训工程、 教研工程和名师工程,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2008年,文登市教育局筹措 70万元专项资金,开展向教师赠书活动,首批赠书 1600多类、 1.6 万册,引领教师把读书作为一种习惯来培养,多读书、读好书成为文登教师的时尚和潮流。教师培训上,探索出“三级四层五训”的教师培训模式,即确立“新任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三级培训目标,突出“职业道德、新课程理念、信息技术、学科专业技能”四层培训内容,采取“校本培训、集中培训、教研培训、网络培训、远程培训”五种培训形式。实施教研工程,引领教师走“课题促教研,教研推教育,教育助成长”专业发展之路。启动名师工程,广泛开展“文登市特级教师”评选活动,目前已评选了两届近200 名特级教师。名师工程成为文登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下乡支教促均衡 为缩小城乡之间、校际之间教育质量方面存在的差距,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推行城乡领导干部交流任职制度。2008年文登市教育局出台了《关于城镇中小学教师赴农村学校支教工作的意见》,鼓励广大教师支援、奉献农村教育。建立城乡学校课改伙伴制度,每所城镇义务教育中小学都要与一所或几所农村学校结对子,校对校对口支援,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到农村学校挂任学校领导职务,指导农村学校提高管理水平,时间一学年。同时,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定期“送教下乡”,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等名师,开展送教下乡活动,传授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对教育教学,特别是教研工作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的交流和探讨,全面促进农村教学工作的提高。 从 2008 年秋季入学起,文登市教育局选派40 名城镇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为农村学校的教学工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他们在教学和教研工作中把城里学校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带到这里,带动了我们乡下教师的专业成长,缩小了乡下教育与城里教育的差距。”对支教教师的工作,米山中学教导处主任刘海林做出了上述评价。 网络“补齐”城乡距离 为缩小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文登市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上不遗余力,实现了城乡学校的信息联通和资源共享。2003 年,文登市教育局启动“校校通”工程,将教育城域网通入各中心校,教研中心开辟网上教研平台,初步实现了全市教育资源共享。目前,全市各中小学共配置服务器55台、交换机372 台、计算机 5248 台,建有多媒体教室325个,全市中小学均以宽带方式接入信息中心,为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手段真正地走向课堂提供了硬件保障。2009 年,文登市又投入200 多万元,安装双向视频教学系统,使网上送课、同步培训、同步教研和远程会议成为现实。 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进程引发了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技术革命,带动了教城乡学效率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找到了更有效、更便捷的教育平台。 城乡学子共沐“阳光” “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教育的最高层次价值取向。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为学生谋长远发展,对学生的未来负责。” 文登市教育局局长刘建舫这样强调。本着这样的理念,文登不断深化以管理、德育、教学等为主要内容的内涵建设,从“技术”和“文化”层面入手,倾力打造阳光教育,把时间还给学生,让素质教育的阳光遍洒城乡。 “文化立校”与“阳光课程” 没有文化内涵的校园是苍白的。独特和谐的学校文化底蕴是一所学校有别于其他学校的根本所在。“我们要用文化经营学校,用文化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用文化打造文登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文登市教育局局长刘建舫的一席话,使学校文化建设提上了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议事日程。 从创设赏心悦目的校园环境入手,凸显出校园环境的生态化、人文化。各学校进一步弘扬文化传统,以形成自己的办学个性和办学特色为荣。文登实验小学的和美教育,营造“和谐、和美、和乐”的校园氛围,形成“与美同行,欢乐相伴”的教育风格;文登第二实验小学开展诵读经典美文教育,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开辟了有效途径;张家产中学以科技创新教育为特色,学校 32项发明获得国家专利,6名学生被聘为威海市少年科学院院士,2人当选为威海市发明家协会会员…… 在文化立校的基础上,文登市教育局坚持以先进的文化内涵带动教学改革,打造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阳光课程,让课堂产生无穷魅力。 “情景——探索”课堂教学策略是文登市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打造的素质教育教学模式。其基本教学模式为“1/3 模式”,即把课堂教学时间分为3 个模块,1/3的时间自主探究,1/3的时间启发点拨,1/3的时间巩固应用,由“明确目标、创设情景、合作探究、启发点拨、实现迁移”五个环节组成。教师着重引导启发、疏导点拨。学生尽情自主探究、互动思辩,学生由一个被动接受者变为一个主动探索者。 阳光课程将健康还给学生。文登紧紧围绕“健康第一”教育思想,大刀阔斧推进阳光体育运动。文登市各中小学在严格按课程标准开足上好体育课的同时,树大体育观念,抓大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