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在线培训系统:创新服务模式 推动科学发展

光明网鲁南频道7月31日讯 山东临沂市临沭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辖12个乡镇和1个经济开发区,素有“钻石之乡”、“杞柳之乡”的美誉,是全国知名的脱水蔬菜生产县和全国最大的复混肥生产基地。在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中,临沭县始终坚持“远教搭台、部门唱戏、贴近基层、服务三农”的原则,统筹规划,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强力推进,在全县初步建立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城乡一体的远程教育综合服务平台,架起了部门、乡镇联系农村、服务群众的“连心桥”,搭建了县、乡、村三级互通互联的新渠道,形成了部门联建共享的“大远教”新格局,推动了远程教育工作的科学发展、持续发展。 一、构建起因 近年来,党中央在全国农村推广建设的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在推进农村信息化和农业产业化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但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必然,在农村开展现代远程教育也随之带来许多新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村党员数量多、居住分散、难以集中,教育教学存有死角;“三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学习模式导致教育方式单一、覆盖面小、实效性不强;个别地方和部门认为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仅仅是组织部门的事情,参与远程教育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资源利用率偏低等。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党建”显得越来越重要,但农村党员干部还不能充分地占有这个新的舆论阵地,不能更好地利用网络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这些问题不解决,远程教育的作用就得不到充分发挥,无形中就造成了资源浪费。为了拓展远程教育服务功能,延伸服务领域,临沭县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立足基层群众需求,积极探索构建现代远程教育综合服务平台,有力地推进了全县新农村建设。 二、主要做法 1、探索转变传输模式。积极整合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资源,依托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4T的服务器,搭建了县级远程教育转发服务器。通过这个服务器,可以将中央台和山东台的教学资源直接下载储存,并利用光纤将该服务器与县远程教育综合服务平台服务器连接,实现了远程服务和教学管理。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只要能够上网,就可以随时浏览中央网台、山东网台的课件和实时收看中央网台、山东网通流媒体节目,改变了过去因村里管理员农忙错过下载课件,耽误党员群众收看的现象。同时,在综合服务平台上还开辟了个性化学习栏目“点播课堂”。由县远教中心联合有关部门,结合本地生产生活实际,对中央网台和山东网台丰富的课件资源进行筛选,有重点地向基层党员干部群众推荐。当“点播课堂”中缺少群众想看的课件时,系统会自动提示群众填写需求反馈信息,平台管理员会根据群众的需求,搜集课件、编制上传节目,及时提供给群众点播。 2、探索改变教辅形式。在综合服务平台开通了由视频会议系统、电子白板、文件传输、多媒体数据播放等模块组成的远程视频辅导系统,实现了视频会议、专家交流、远程教学培训等功能。同时,为农业、科技、计划生育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部门开辟了专门视频服务室,由部门安排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人员负责视频服务室的管理。各涉农部门建立专家值班制度,定期为基层群众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指导等,并能根据群众的需求,随时进行解答和提供技术服务。 3、探索拓展网络功能。通过平台中“服务大厅”和“数据管理”等栏目提供的各类服务,把与农村工作密切相关的县直部门、乡镇、涉农企业网站和涉农数据服务系统进行链接,统一纳入平台管理范围。同时,按照中央、省、市、县的统一部署,结合时事,联系实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适时设立相关活动板块,如“大学生村官”、“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效能临沭建设”、“为灾区群众送温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主题活动板块,把综合平台建设成了学习实践活动的前沿阵地和上下通联的信息快车。 4、探索建立长效机制。构建远程教育综合服务平台牵扯部门多、涉及内容广、管理难度大,临沭县结合自身实际,按照“远教搭台、部门唱戏、齐抓共管、群众受益”的原则,先后建立了成员单位联席会议机制、系统维修维护保障机制、服务平台管理使用机制和成员单位联动考核机制等一系列工作运行保障机制。同时,与综合服务平台链接部门签订了《远程教育综合服务平台管理应用协议书》,明确了各自职责任务,规范了平台的管理使用。通过定期不定期地考核,督促部门加大对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投入,及时发布相关信息,为群众提供便捷服务。 三、初步成效 1、提高了学用效果。传统模式下,党员干部群众的学习容易受到活动场地和学习时间的限制,设备利用率不高,基层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尤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农村党员群众,特别是一些种、养、加、销大户,平时由于业务繁忙,很难在某一个特定时间坐下来进行集中学习。远程教育综合服务平台具备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人性化的服务网络和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交互性,打破了时空限制。基层党员干部群众依托互联网在任何一台终端机前,都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学习收看。既可以收看中央网台、山东网台的节目,还可以任意点播县远教中心制作的具有临沭地方特色的优秀课件;既可以享受专家的在线服务,又可以体验视频互动的方便快捷,激发了党员干部群众学习收看的热情,增强了活动的多样性、灵活性和针对性,扩大了远程教育覆盖面和受益面,能有效地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科技新知识、开展有益的文体活动。郑山镇海子村村民郝涛从事木耳等食用菌栽培,集中学习很少能够参加,有了综合服务平台以后,他在家里安装了宽带,开通了互联网,不出家门就可以随时学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技术,目前在原有的基础上,他又开发了灵芝等菌类养殖,年收入增加4000多元。 2、加快了农村信息化进程。远程教育综合服务平台借助互联网,将全县的农村党员干部群众连在一起,充分发挥了远程教育平台在新农村“三个文明”建设中的信息引领作用,推动了临沭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基层党员群众登录综合服务平台,通过网络查询和信息反馈系统,既可以随时查询了解各级有效信息和技术,享受“菜单式”服务,还可以将自己的需求发送给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体验“订单式”服务;走进“服务大厅”,基层群众可以体验“一站式”服务的快捷周到,方便了部门和企业、乡镇、村居之间相互交流,提高了信息技术的现实转化率。群众有什么问题,直接通过视频互动系统,同在线的专家进行互动,让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提高了工作效率。近年来,临沭县利用远程教育综合服务平台视频互动系统,先后开展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教学辅导活动11期,网上为党员群众辅导答疑1470多人次,举办农业技术培训20多期,使9000多名农村党员和群众直接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捷服务。 3、降低了运行成本。一是降低了培训管理成本。利用视频进行在线培训,操作员只需在电脑前面就可以进行自主化学习,省去了传统培训方式的许多环节,在确保培训效果的同时,大大降低了培训成本。同时,通过视频服务系统,站点管理员在遇到问题时,只需轻点鼠标,就有技术人员在线服务,答疑解惑,服务及时有效,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降低了运行成本,省心省力,事半功倍,取得了“花小钱,办大事”的效果。二是降低了设备维修维护费用。综合服务平台建成前,各村居站点主要依靠卫星接收设备收听收看,室外天线、高频头、接收卡等部件极易损坏,这不仅影响了学用活动的正常开展和人们参与远教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造成了极大的浪费。综合服务平台运行后,村级站点可以直接采用网络传输,摆脱了对传统设备的依赖,只需要对电脑和网络进行基本维护就可确保活动的正常开展,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优化了资源,又实现了集约化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仅此一项,每个村级站点每年就可以节省近400元的维修维护费用,全县每年可节省13余万元。 4、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综合服务平台主站版面设计力求反映临沭地方特色,贴近当地党员群众。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综合服务平台提供的丰富内容和多样的教育方式,扎实开展了全民远程教育学习活动。开发区丰岭村结合“十大金星文明户”、“五好家庭”评选创建活动,积极组织播放文化信息共享平台中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使群众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全村上下形成了争做文明公民、倡导文明新风的良好氛围,文化水平有了提升,精神面貌有了改观。丰岭村先后被授予“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省级文明生态建设示范村”、“全省计划生育协会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实践证明,远程教育综合服务平台的建成运行,提升了部门的服务水平,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加快了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目标迈进的步伐,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远程教育在发展临沭的城乡经济,促进社会进步中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成绩。临沭县先后被授予“2008年全国企业成长环境十佳县”、“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 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杞柳之乡”、“中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佳县(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省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县”、“省级园林城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县”、“全省节能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强力推荐: 天柏在线培训系统 天柏在线培训系统(Timber Training System)是上海天柏科技公司专门针对企业和政府机构设计的新一代网络学习平台,天柏在线培训系统在承接传统教育的基础之上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