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互联网教育界的教师究竟是怎么样的?

对于还坚守着传统课堂的教师们而言,互联网教育世界里的老师仿佛是另一个空间里的“同行”。他们是如何上课的?除了表面授课形式外还有什么其他不同?一连串问题让我们揭开互联网教师的新奇面纱。

  

一、多了些自在,少了些刻板

  

为什么互联网教学说是可以“随时随地”?因为它打破了固定课堂的模式,可以和老师任意约在某个时间点,躺在家里打开电脑就能上课。如果移动类APP运用得当,甚至在候车、路途移动的时候也能碎片化学习。

  

于是,老师们也自然变得“碎片”化了。大家都知道记忆是一个不停重复的过程,只在课堂上讲一次,是很容易忘记的,而在课后也经常重复相同内容就能自然而然地记住了。

  

一位任职的互联网教师表示,培训机构交给他们的任务绝不仅仅是课程时间段内认真讲解,也要在非课程时间与学员加强交流。甚至于,机构还安排了一位课程顾问专门在非课程时间追踪学员的学习进度。教师在这些非正式场合所进行的推进动作,意味着教师已经走出了空间上的课堂概念和时间上的课程时间概念,让学习与生活融合,真正实现了无界限的学习模式。

  

二、多了些数据思维,少了些主观判断

  

以前的老师都是越老越好,老教师显得比较有经验。但“经验”这样东西毕竟还是一种主观意识的产物,实际对学生是否有用,或者是否适合眼下这位学生,这些都很难作出断言的。

  

那么,如何将教学行为变得更科学合理?互联网技术提供一种叫“大数据”的工具。大数据,基于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对获得的巨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从而提高人们对于事物的洞察力和决策力。大数据的战略意义,不在于你是否拥有海量信息,而在于通过对这些海量信息进行处理分析,为人们的决策服务。

  

比如,当互联网教育机构接收到一位新学员时,会通过入学测试、基本信息确认等方式建立他的数据模型。之后的阶段性测试和任课老师的反馈数据也会逐步添加进数据模型,以完善学员信息。大数据对于教师发展的意义,就是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服务。从此教师不再凭借主观判断为主要依据,而是有更科学的素材支撑。

  

三、多了些朋友,少了些威严

  

在现实中其实我们经常会发现这种现象:有些在面对真人时说不出话的人,在网聊的世界里往往会聊得很high。根据某机构提供的数据发现,在线教学模式下的学生会与老师更亲近,更愿意敞开心扉畅谈。不知道是不是隔着屏幕的缘故,学生对于老师的紧张感会冲淡,更容易道出学习的真实情况。

  

一改传统教师“权威”的形象,互联网教师可以是个学习上的商谈对象。如果今天哪位互联网老师不会使用BBS、QQ、微信、微博等工具,那他大概是不合格的。学生在用的工具他们也都要会用,学生在聊的话题他们也都必需知道,因为信息的共享让他们走得更近。

  

大概是该机构专门从事留学英语培训的关系,他们有很多学员不久都要留学海外,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物理距离总是那么的遥远。但很多即使已经成功留学,身在海外的学员,也会和原来的老师保持联系,定期沟通学习生活状况。

  

行业的变革也带来了教师的迭代,互联网对于教育不仅仅是表现形式上的改变,更是对思想意识的影响。互联网教育的推进程度究竟到哪里,还是要看从业者的观念转变进入哪个阶段。

(来源:上海热线)

优学云测评精选的每一篇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和作者(除非找不到),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所述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优学云测评立场。对于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公众号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