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的恐怖分子都在想什么?
恐怖活动是全世界共同的敌人,恐怖分子的心理分析也引起了心理学家的兴趣。然而,对恐怖分子进行研究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事情,这首先是因为恐怖分子不会主动让心理学家来研究;其次,一群人眼中的恐怖分子可能是另一群眼中的自由战士,以人体炸弹为例,我们既要看到他们滥杀无辜的残暴,也要看到他们勇于献身的牺牲精神,因为科学不能由情绪支配,必须以理智的精神展开。
恐怖分子的脑子是正常的
过去许多年来,心理学家们一直从恐怖分子的个性入手,试图发现他们是否具别某些独特的个性,致使他们称为恐怖分子。但是,现在研究人员已经达成共识——恐怖分子并不是我们想象中脑子“有病的”人,其中重要的证据来自心理学家约翰˙霍根,他有幸直接采访过60位恐怖分子。霍根发现具备以下特质的人容易被恐怖组织招募、并变得激进:
长期处于愤怒、孤独和被剥夺的状态
认为他们目前的政治状态无力改变现状
认为他们正为社会公正而做出所谓的牺牲
认为解决问题必须付诸行动而不是仅仅夸夸其谈
认为采用暴力并非不道德的
朋友和家人对他们的看法持同情或支持态度
认为加入一个组织会获得社会及心理方面的回报,这些回报包括:刺激的经历、同志友情、更强烈的身份认同。
一项让人意外的发现——“恐惧管理理论”
如果有人提醒你生命很短暂、生命很脆弱,你会有怎样的反应?大部分的反应是珍惜生命、加强锻炼;但是,如果以一种你无法意识到的方式提醒你生命短暂和脆弱,你还是这样的反应吗?美国学者的一项研究获得了让人意外的结果。
该研究向被试呈现与死亡有关的刺激、同时插入一个延迟-分散任务,结果发现这种无意识地启动死亡之后,被试表现出了一种看上去与死亡没有直接关系的对自身文化认同的回归,包括更加认同自己的文化身份、愿意付出代价捍卫自己的文化价值、将自己的文化价值观作为行事的原则等等。这一发现被称为“恐惧管理理论”,那么,为什么当人们无意识地意识到死亡是不可避免时,会想到自己文化、价值和身份认同呢?恐惧管理理论是这样解释的:与人的生命相比,文化是源远流长的,当一个人意识到自身生命终结时,他就会抓文化价值观的这根救命草,仿佛是将自己的生命寄托在自己文化上“永生”了。
为了验证该理论的解释力,课题组分别在美国、伊朗和伊拉克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当这三个国家的人在无意识状况下意识到死亡不可避免之后,都表现出了对自身文化的坚持——认同对外群体使用暴力。具体地说,美国人更加支持对伊斯兰极端势力发动军事打击、哪怕由此伤害成千上万的无辜百姓;伊朗人更加支持对西方进行自杀式袭击;以色列人更加支持对巴勒斯坦的暴力。
去激进化——效果还在争论中
已经有些学者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现实中的去激进化进程,在包括埃及、伊拉克、沙特阿拉伯、新加坡、英国等地展开,这些做法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
智力部分:通常请同族的有威望的温和派人士(比如穆斯林牧师)与激进分子展开对话,告诉他们恐怖组织的真相。
情感部分:关心他们的家庭,为他们孩子的教育提供经济资助,帮助他们的妻子获得职业培训。
社会性部分:由于激进分子出狱之后可能会重新被点燃他们激进的信念,印度尼西亚的一个做法是让先前也是激进分子但现在已经转变为守法公民的人现身说法。
上述做法有些已经取得了成效,但是也有学者对此进行质疑。正如有人指出的那样:“应对恐怖主义政策的最大问题是,我们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考虑问题,而真正有效的做法恰恰要从对方角度考虑问题。”
转自公众号:微学云平台(wx_55weix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