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需求多元化,素质教育成共识
素质教育不是口号,也不是概念,而是更多关注人的实际获得。在固有的教育观念中,教育就是升学,孩子本身的身心健康、社会交往等反倒没有被放到教育中。而对于孩子而言,身心健康的程度、人际交往的能力通常对他的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现在和小U一起,点击 开始测评,看看我们的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是什么情况吧!课改、减负、中高考改革、禁奥(奥数)、学区制、九年一贯……过去十几年间,中国的基础教育经历了无比“热闹”的发展历程。但在所有教育政策和理念变化的背后,“素质教育”是一个重要的原动力。2003年3月5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素质教育”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12年过去了,随着中高考制度改革的逐步推进,“指挥棒”的转向正推动着整个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破解应试教育制度环境正在逐步形成。未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将会越来越被重视。2000年,中国的基础教育进入到一个重要的节点,在实现了数量上满足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之后,开始追求义务教育阶段的质量问题。2001年,国家启动了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实验,让“素质教育”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上进行有效对接。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海燕表示,这次课程改革为2000年以后的中国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走向指出了方向,引导了改革不断深入。王海燕深刻感受到,2003年到2015年,北京在课程上大步伐的改革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发展。2004年开始逐年推进高中课程改革,2007年9月,北京的普通高中新生开始新课程的学习生活。2013年,北京公布中高考改革方案,这一被称为北京地区“力度和广度前所未有”的改革,使中、高考试题越来越“宽”、越来越“活”,使各个学校敢于在课堂教学改革上下工夫。2014年,可谓是北京中小学教学改革力度最大的一年,一系列政策亮点突出。小学阶段禁止统考、统测;中高考语文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英语强化听力能力考查;初一开设物理化学实践课……另一方面,北京市完成了《北京市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的研制,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一系列文件的完成,标志着北京市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完整。王海燕说,北京近10年的教育发展随着课程改革做了很多努力,从人才培养形式上也有很多新的探索,“比如说,翱翔计划、雏鹰计划、关注不同学生的差异和需要等。”王海燕说,北京特有的资源优势让素质教育有了落地的平台。奥数曾被视为“应试教育”的代表,在之前的二三十年中,一直与很多学生的升学有着紧密的联系。曾有专家直言不讳地说,奥数是推行素质教育的“拦路虎”,“奥数培训的导向是选拔性考试,违背了我们现在全面推行的素质教育规律。”2012年8月21日,北京市教委召开发布会宣布,将坚决治理“奥数”成绩与升学挂钩。这是北京市政府部门第三次向“奥数热”发出警告。从2012年“禁奥”开始,北京市在基础教育阶段也发起了多轮改革。2014年,确定了中高考考试和招生改革的方向。北京市教委相关领导指出,此次以中高考考试和招生为龙头的改革,在指导思想上主要强调的是减负、均衡和公平。在公立学校进行轰轰烈烈的改革、不断提高素质教育水平的同时,另一种教育也在北京乃至全国发芽开花,那就是更加接近西方教育体系的国际学校和国际班。专家表示,中产家庭孩子出国留学的需求增长,催生了国际班的扩张。据了解,中国公立高中初设国际班,约始于2003年,主要在北京、上海及沿海发达地区出现。普遍设立了美国AP大学先修课程、英国A-Level课程、IB国际文凭组织课程等,以及托福、SAT、ACT等应试类课程,学费每年在10万元左右。私立学校则更多地引进和开发各种能够与国外大学衔接的课程,以保证学生在毕业时能够顺利申请和入读国外的大学。数据显示,全国目前共有约300余所学校开设了各类“国际班”,共引入20多种国际课程。王海燕表示,这种现象是社会发展到今天的一种特有的、必然的表现,有些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更早地开阔眼界,更早进入到国际视野当中;有些家长看到当今中国的教育还不足以满足孩子的要求,“不能说我们的教育失败,而是应该看到现在的教育需求越来越多元。”王海燕认为,中国的教育面临怎样更加多元化、更加有特色、让学校的办学特色去适应更多学生的问题和挑战。新京报:中国从1993年就提出了素质教育,发展至今已经20多年了,为什么最近几年才逐渐得以真正实施起来?王海燕:素质教育是一个教育理念和价值追求,不是一提出来就马上能到位,需要长期探索、落地、不断更新的过程。王海燕:素质教育不是一个有硬性标准的概念,很多时候是通过改变人们的教育观念去实现。为什么很多人感觉素质教育在推进中很难,是因为我们脑子里固有的对教育的理解有差异,以为教育就是升学,孩子本身的身心健康、社会交往等反倒没有被放到教育中。随着近年来课程改革,特别是通过学校,力推孩子在学习上的变化,让学生在校生活方式、内容发生很大变化。所以在今天,素质教育的推进更多的还是要不断调整更新人的教育理念。同时通过政府的支持和学校的努力,把社会力量、家长、老师统筹调动起来,真正关注的是人到底怎样发展。所以素质教育不是口号,也不是概念,而是更多关注人的实际获得。(来源:新京报 记者:杜丁)
想知道我们的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如何吗?赶快点击下方 开始测评 !
优学云测评精选的每一篇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和作者(除非找不到),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所述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优学云测评立场。对于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公众号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