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干货】权力≠领导力

小微导读

如今社会,但得有头衔的,有点儿权力的,都被称之为领导。有的企业里,副总裁就有几十个,各种总监一大把,好似公司里全是领导。在网上也看到某公司招战略总监,一看招的人数,居然要25个,很难理解这个是什么概念。按理说,公司里有这么多领导,公司的发展应该很好,但事实上却是领导越多,事情越乱。而另一方面,很多公司都大呼缺少高层人才,缺少领导力,公司的发展与人才的发展不匹配,老板的宏伟蓝图没人去实现,公司里到底需要多少领导才够呢?想知道自己是否具备领导力吗?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来进行领导力测试吧!





这是一个头衔泛滥的时代


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企业规模扩大出现了决策层与管理层脱节,制度层级过多等问题,于是以CEO、COO、CTO、CFO为代表的大批“首席”职位诞生了,大部分创业公司每人一个C-头衔即可开工了。到了90年代末,高逼格的C-头衔正好满足了大批企业家急于国际化、现代化视野的需求,但中国人喜欢的显然是“首席”的头衔,对职位背后功能的设计没什么兴趣。这不但导致各类C-头衔的分管工作暧昧不明,有些高管还会兼任CEO、COO等职位,仿佛有了一种大权在握的感觉。C-头衔风行过后,VP(Vice President, 副总裁)又成为职位新宠,让副总裁有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美好感觉。


权力不是领导力,权力是领导力修炼的非必要条件之一


头衔泛滥的现象导致满大街都是领导,但这种被赋予的头衔或职位,从根本上说是被给予的,而领导力是要通过动态过程修炼出来的,是不能被给予的。可见,从根本上,赋予了权力不等于有了领导力,权力不是领导力。那么权力与领导力的关系是什么呢?


按照动态领导力的理论,领导者影响跟随者通常上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是权力影响力,即领导者拥有利用公司资源或制度规范,对行为结果给予正面或负面激励的可能,这种可能的有效运用,可以作为外部激励因素,影响和改变跟随者行为方式,从而让跟随者逐步在内心认同这种行为,把外部激励逐步转化为内部激励。这样跟随者就由被动行为变为主动行为,可以自动自发的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第二种是专业影响力,即领导者在专业上具有超越跟随者的巨大优势,是公司内的专家。这种能力可以在跟随者行为过程中,通过引导、指导、教导等方式,让跟随者产生信服和信任,同时还能保证行动结果的正确性,从而形成领导力。


第三种是价值影响力,即领导者通过阐述自己的或公司的愿景、使命、目标,让跟随者信服并产生同样的使命感,从内心认同领导者的方向,理想,目标等,从而心甘情愿地跟随领导者。


这三个层面都具有改变员工内心和行为的作用,前两种是由外而内的渐进改变,后一种则是由内而外的顿悟式改变。最后一种最难,但却是最根本,最有效的。历史上伟大的领袖级人物,无一例外都是主要通过第三种方式建立其领导力的。他们自身有着坚定的信仰,愿意为其信仰付出一切。其实看美国总统就职演说,说的最多的也是信念,信仰,愿景等。


公司的权力现状


回到本文的初衷,权力不是领导力,但它也是一种建立领导力的条件,用好权力,可以有效帮助领导者提升领导力。然而权力的现状又是如何的呢?领导又是如何运用权力的呢?


现状一:如今在公司里,每个公司都有制度,但并不是每个公司都在执行制度。不少公司,尤其是民营公司,所有的权力集中在董事长的手中。董事长的决定代替了制度规定。这种状况可谓比较普遍,其好处是制度约定不到的事情,可以有个快速决策方法。其弊端是公司大了,很多情况董事长其实并不了解,这种快速的决策往往带有主观偏见或受他人影响,导致决策错误,错误的决策进而大幅降低董事长的领导力;其次,董事长带头违反制度规定,使多数公司的制度都是废纸一堆,真正的决策程序都按潜规则来办。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汇报,不同的人讲,不同的时机讲都成为了公司政治的精妙所在,大家整天想的就是尺度和分寸,实际的工作效率其实是相当低下的。这种状况也导致董事长领导力的下降。


现状二:公司高管按理说有了漂亮的头衔,对应的权力应该也有了,但是其实不然。前文也讲了,头衔是有了,但职责却不明确,另外,权力更不明确。在很多公司里,即使是副总裁,也没有给表现好的员工发放奖金的权力,要想提拔谁,还必须做好各方面的铺垫工作,也还不一定能成功。可见,要想闭环结果激励员工,在公司里也不是简单的事情。反过来,要想处罚或开除一个员工,那就更难了。这种奖惩权力的缺失,导致权力这个改变员工行为并提升领导力的工具无法实现闭环,最方便好用的工具,却无法使用。真正的闭环作用淹没在公司政治,复杂的制度以及相互制约之中。


现状三:有些公司做的相对比较好,授权体系比较明确。在授权范围内领导有了一定的奖惩权力。但也不排除决策错误,或得罪了某个皇亲国戚,从而被收回权力的可能。一旦被收回了权力或否定了其决策,其在公司里建立起来的领导力会迅速瓦解。以前看过一个台湾家族企业培养第二代接班人的故事,儿子决策错误,对公司造成了巨大损失。但老掌门人毅然支持儿子的决定,开掉了做的对的但未执行儿子决策的公司高管,为什么这样?因为老掌门人清楚的知道建立领导力对于接班人的重要性。


如何用好有限的权力


以上罗列了几个常见的权力体系的现状。这里要说的是,当今公司高管有了头衔,其实还必须审视一下自己到底有何种权力,这种权力的使用是否存在风险,必须考虑好如何使用权力。


1、不能承诺的奖惩千万别乱承诺。对于实现动态领导力闭环,对结果的引导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公司高管在审视了自己的权限后,对于超出自己掌控范围的奖惩措施,千万不能乱承诺。因为一旦兑现不了,跟随者对领导者的信任度会大幅降低,动态领导力就会受到极大的损害。


2、承诺的奖惩顶着压力也必须兑现。在审视了自己的权限后,一旦承诺了奖惩,但最终受到各方面的干扰,导致更高层领导介入,否定了你的决定。这是,必须想尽办法让你的上级支持你兑现承诺,因为这是建立高管信任度的重要事件,哪怕自己掏腰包,也要兑现承诺。


3、不要得意忘形,滥用权力。对于在公司内得宠的高管,往往会放大自己的权力,认为自己能有效影响上级,可以按自己的意愿使用权力。但是切记权力的使用还必须符合社会价值或公司文化的基本判断,当你的权力使用违背了公司基本的价值体系,导致对下属或其他部门的不公平,那么迟早这种权力会被收回。而且要记住的是,滥用权力并不能真正提高领导力。


4、使用非物质性的奖励措施。对于不能掌控的权力或权力有限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非物质性的奖励措施,比如提供自己可控的培训交流学习机会,带下属参与更重要或更高层级的事情,扩大下属的工作范围给予其锻炼的机会等。这种非物质的措施如果有效对接下属的需求,其产生的信服和归属效果会更明显。


5、管理好你的老板。在公司里,其实对于高管最重要的课题是管理好你的老板或你的上级。当你和上级建立了互信和默契时,你的工作会无形中减少很多障碍。这会确保公司高管能有效闭环领导力行为,快速提升领导力。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跟在老板身边的人成长快的原因之一。


写给拥有绝对控制权的董事长


不少自己创业并发展到一定规模的董事长都多少对企业发展不放心,总希望很多事情自己能知道,能审批,能掌控,结果把自己累的一身病,很多事情还处理不好。其实董事长们要想清楚权力不是领导力,权力解决不了企业发展的问题,只有拥有领导力才能确保企业可持续,有活力的发展,所以掌握权力不如掌握领导力,要让花高薪请来的高管发挥作用。首先要让他们成为你忠实的跟随者,再培养并提高他们的领导力,在这个前提下,再进一步授权,最终做到放心的把权力下放。重要的把时间用在关注人上,关注公司领导层的培养,关注公司领导力的提升。


来源:动态领导力   Ekinder


微学云平台精选的每一篇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和作者(除非找不到),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所述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微学云平台立场。对于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公众号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