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K12在线教育的归宿

小U说
研究院目前已整理收集的在线教育企业已经超过2500家,估测整个在线教育行业的企业有8000家左右,“泛在线教育”的市场规模达1900亿元左右。众所周知,K12在线教育一直是大家所热捧的话题。可想而知,面对当下的互联网“沉淀期”,K12在线教育该如何破局?更是各位所关注的。
我在互联网教育这个领域做了几十年了,这一路走来,经历了数次的人生起伏。毫不夸张的说,就是从一个坑里跌倒,然后站起来创业,一个不小心,又跌到了另一个坑里,再创业。我想现在的很多创业者,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都是在坑里爬,且大家现在的形势状态都跟心态都差不多。那么如何不盲目地做在线教育,达到尽量少走弯路的效果呢?

研究院目前已整理收集的在线教育企业已经超过2500家,估测整个在线教育行业的企业有8000家左右,“泛在线教育”的市场规模达1900亿元左右。

一、K12在线教育市场分析

K12领域是在线教育领域所占比例最高的,约为22%。而这些企业中大部分是做内容相关的产品。但是在各种投资者交流的时候,发现尤其是技术方面投资的它似乎看不上做内容。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误区,教育是以内容为王的领域,无内容则是无本之源。

当然,仅仅是有内容是不行的,你的内容要足够的好,量足够的大,你才能称王称霸。内容本身都是一个高门槛的事情,门槛非常地高,你看它好像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其实上它是技术含量非常高的一块领域。



在线教育发展阶段,1996年从101网校开始。从2002到2012年,开始基本处于徘徊期,很多公司进入,好多公司又退出。火热程度与电子商务相媲美。真正兴起是在2013年开始的,我们称为“在线教育元年”。

那么,从2013年到2015年这个高峰期,产生了多少家中小学在线教育企业?我们认为大概是2200-2400家之间。在与多个公司的交流中发现,这个数字还是较为靠谱的。其中,一般的企业定居在北京,其次是广东、上海、浙江等地区。从产值和投资的规模来看,北京占80%以上。从事的领域分布的比较均匀,初中、高中、小学等等。学前在线教育,目前较少。



网校机构,大家都知道101网校等,接近二十年的运营,中小学网校的市场规模约有30亿。VC有像爱学堂、学霸君等;培训机构有高思课堂、e学大这些。出版社金太阳、全品这些我们大家都不太清楚的,其实人家也做了,只不过在市场声音不大,还有百度作业帮等。另外,网龙、洪涛股份等等,约有十五、六家上市公司也在做在线教育领域。

二、在线教育特点

1、市场大而散


目前,很多线下机构想要转型做线上,但其实转化率是比较低的。据估计,只有1%不到的线下机构开始做线上运营。也就是说其他还是按照传统的方式运营。体制内在线教育的投资金额是2000多亿,包括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其中,分到基础教育应该是1000亿左右。而这1000亿中很大一部分是包括硬件的,我们不能把这个计入在线教育,我们认为在线教育是一种软件,一种服务性的,所以在线教育这个市场,对体制内并不是1000亿,而是大约在300亿左右。

2、企业多而小


中小学在线教育2200多家企业,分布在全国各地。很多刚入行的创业者,不了解行情,只讲究互联网思维,使用免费机制,但这是行不通的。因为学校是很特殊的,寒暑假基本做不了什么事情,开学前和学期后,也就是学期结束前也做不了什么事情,一年能做工作的时间段非常少,这就影响到企业是不是能够真的进入到学校内。小企业数量多,企业收入规模约几百万,几千万还是比较大的公司,几亿以上的就是超大型。中小学领域壁垒是非常高的一块儿领域,无论是频率还是其他领域,看似盈利比较简单,实际上并不是如此,一试便知。

3、分类多而杂



基本上目前的分类有:课程/课件、教育游戏、在线答疑、在线教学(一对一)、在线教学(班课)、在线测评/题库、社区网站等等。在做这些数据分类之前,我们也前后修改了好几遍。因为在线教育这个领域的分类较为动态,变化快而杂。

三、中小学教育热点关键词

首先,微课和翻转课堂是无论在体制内还是体制外都是非常热的一块儿领域。据我们的初步调研来看,大概在发达地区,微课在中小学领域里面课堂使用已经非常普及了,有时候作为日常教育效果非常好。

在线教育会不会带来更大的数字鸿沟?答案是肯定的。一些在线答疑的项目,比如说拍照搜题,他们做答疑的问题,属于支配运作的方式也就是非常热,大家都开始争这块儿市场,去年的答应类项目仅有拍照搜题,而今年拍照搜题仅仅是在入门系统了,所以你能不能迅速地答疑就非常重要。

其次,找家教这种方式我认为它其实并不是真正的O2O。所谓真正的O2O,是把学生集中在下面,然后再通过网络授课,我们这也是在平常线下比较靠谱的O2O。

再者,就是直播。像学而思网校进行的营销规模比去年差不多要翻一番,直播已经占一半。直播非常的火热,只能证明它同样也是依赖自媒体措施。

但热点归热点,真正让直播在在线教学中占主流,还是比较困难的。当课堂上只需要一个老师上课的时候,其他老师又当归于何处呢?所以学校在某种程度上是排斥直播教学的。在有些学校里面它不缺优质资源的时候,它不需要这种方式。然而,不发达地区的老师、不发达地区的学校,当师资欠缺的时候,它需要这种在线教育直播的方式。全国的三四线城市数量较多,所以直播教学的市场还是比较大的。

四、中小学在线教育市场规模

统计数字因为统计口径不同,所以它得的结论也不同。我们从体制内和体制外都做出考虑,我认为在1000多亿体制内的投资规模里,大概会有30%是软件和服务的。我们认为硬件一部分是不属于在线教育,如果是你买了一个投影机,买了一个电脑,我们认为这个仅属于基础设施建设。智能软件在线教育领域这一类的,我觉得大概在300亿左右。体制内差价是市场最大的,那么体制外这些,学习机等在80亿左右。像学习机的市场规模挺大,七八十个亿这样的规模,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很多山寨的学习机在三四线城市销售。尽管你不知道这些牌子,但实际上,他们的销售规模其实还是很大的,比我们想象的大。

中小学网校和一些新型的教育类APP,比方说像类似于学习机、猿题库这些的话,因为它整体上都在亏损,没有开始盈利,但却是非常大的一块内容。



从这个图例可以看到,目前的现状是体制内较大,但除去体制内这块大蛋糕,其实区域里面任何一块蛋糕,切出来一小块都足够支持一个上市公司。所以大家不要以为体制内市场大,就都去攻体制内。如果有能力,有资本去攻克这座堡垒,当然可以。事情还是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做有实力开拓的领域较好。

比如说在iPhone出现之前,大家都没有意识到去评价手中的手机,但iPhone出现之后,大家就觉得这样的手机不好,那样的手机不好,所以要善于创造一个新的市场。这个图是仅供大家做一个参考,大部分经营情况从我们统计来看,基本上70%亏损的,15%是持平的,死亡企业占10%。盈利的企业只有5%,甚至不到。这是大概的经营情况。

五、投资并购是成为在线教育巨头的一个必备手段

比如说,像ATA、伟东这些投资性的企业,在国内超过有20多家,甚至是像学霸君这样的公司,它也有投资部门,要投资和并购项目,所以大家不要觉得我做不下去怎么办?那就寻找并购。所以我们判断,2016年初左右这种拐点出现,现在拐点其实已经开始拐了,有些小机构也做不下去了,但是这些并不为我们所知,不知道的原因就是说本身它倒了谁也不会对外去说宣布我倒了,所以很多就悄无声息就没有了。拐点来临在2016年初左右,其实现在已经开始,90%的项目的话,我觉得在未来的几年里面将不复存在。



六、中小学在线教育的四个归宿

那么这些项目归宿到底是什么?从哪里来的,我们要到哪里去,这是个哲学问题。第一个死亡倒闭,这是最不佳的一块领域,不理想,大家都不想这样去做;第二个比较好的是说,你被别人合并、收编或者是被别人投资,这算是比较好的一块,比较理想的是被大公司和新三板那些公司投资、收购,这块领域我觉得是比较理想的,你要是说你做项目的话,被收购了也好,你应该庆幸你提前解脱了,恭喜你应该提前被解脱了。

但如果没有获得较大的融资,项目没有被大的公司看好,这是比较尴尬和难受的。此时,最理想、最佳的量化就是去镀银做上市。我想在K-12里面,不会运营做上市的话有十家到二十家公司的,但不限新三板,要算新三板的话还有几十家,肯定会有的,因为我们现在了解看,各地都有做得不错的企业,所以这个行业不会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还是会有独立运作上市。

当然你要上新三板的话,这种是准上市公司,它不能称作真正的上市,但你可以上市做市内融资也是不错的,但新三板也是一茬俱下,良莠不齐的。严格上来说,新三板是介于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之间的一级半市场,它不算上市,只不过是代表公司可以被别人投资了。所以说上新三板只能说上一个台阶,并不是多理想,因为资本总是要退出的。作为投资人,投资人会问这个投了几千万进去,你怎么退出,你得给我退出机制。而退出机制就这几种,很有限,要不你盈利,然后被别人并购卖掉,或者再独立运作上市。但独立运作上市这是概率是非常小,只有百分之几,能有几十家其实也不到百分之几。



所以大家想,这四个归宿的话,对于创业者来说,我觉得你能够不死,恭喜你,不死就不错了,不死的话就有可能达到收支平衡。或者拿到融资继续做,不被别人并购,这也不错,但是肯定也不是一条非常好走的路,最终还要走第三条、第四条路。

总体而言,面对当下在线教育的演化问题,在这个整合期内如果想要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具备自己的“擅长之处”。可以是高规格的内容,毕竟在线教育领域内,66%是做内容的,内容是万变不离其宗的主题。

其次就是某些精湛的技术,像学霸君、阿凡题那样,通过拍照把题的答案搜出来,这个功能看似很简单,但是难度很大。又比如主观题测评,以及作文批改等一些难开拓的领域,也是一块在线教育的宝地。

最后,拥有强大的渠道也是一种优势,像大唐电信这样的公司,通过教育部能够把学生信息收集上来,拥有这种渠道也很值钱。

K12教育是一个6000亿规模的巨大市场,互联网的加入使得行业可能出现千亿市值的企业。在线教育未来的开拓对创业者来说任重而道远,可以说,传统和创新、软件和硬件、线上和线下的大融合是必然。而不论从什么方向努力,都应该首先明确教育的意义和核心,从根本出发,用心做好产品,发挥自身的强项。从高瞻远瞩的视角,与志趣相投的伙伴合作,才是迎接当下产业分化期的最佳策略。

(来源:互联网教育研究院 作者:吕森林)

优学云测评精选的每一篇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和作者(除非找不到),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所述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优学云测评立场。对于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公众号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