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包养-小范围定制
包养是个中性词汇却有着不同的应用场景,例如土豪对女生的包养,在古代对于贤士可以包养,从字面上看包养是有钱人干的事情,那么为什逻辑思维以及何德文都被包养成功了,其实这是互联网思维的一种“走下神坛”的思维,与自己的用户达成一片,也就是把顾客当上帝的一种实际做法。
2
打赏-按效果付费
打赏是一种基于效果付费的模式,据说“颠覆式研习社”半天的演讲下来,其打赏的费用超过70万,或许有人不信!但这是真的吗?其实颠覆式研习社之所以能够打赏成功其中有两个要素:
听众必须是土豪:其目标受众都是高管以及老板
其二是干货,举一个例子来说,如果讲到某个关键问题,正是企业家困惑的问题,而讲师的课程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让企业家避免了3千万的决策损失,一高兴打赏5万是很有可能的吧
3
电商-共享全球智库
电商,是互联网转型中的一个必然的过程,电商的核心在于将产品标准化,然后通过互联网的海量用户产生销售,那么培训产品如何实现电商化呢?南哥经过1年多的设计,很好地验证了其商业逻辑,在双11及双12的两次活动中也取得了不错的业绩,且超越了传统培训的盈利模式。2016年会推出多款产品,如果你要真正的了解培训电商,那么南哥觉得可以从体验我们的产品开始。当然,你有好的产品,可以对接南哥课程,我们的平台将与您共享培训电商的红利。
4
共享-让免费成为可能
共享是互联思维中的一个重要的模式,凯文凯利在《必然》中也提到了在未来不管是产品还是其他,占有的意义将被大幅度减少,真正的模式也如佛教中所说,只去获取自己需要的部分就可以了,在共享的互联网思维中,平安大学的《WEKA》知鸟做了很好的尝试,平安出资构建了线上的APP体系,并与多家企业大学形成联盟,大家各自共享自己的优质产品,在《知鸟》的体系内共享,这避免了大量资源的浪费,如果这一个模式成功无疑会对培训行业带来不小的冲击。
5
跨界-去中介化正在发生
谈及跨界,莫过于两大互联网牛人逻辑思维与吴晓波了,2015年,吴晓波在演讲中就扬言要用互联网干掉这个混乱的培训界,且实现了4500多万的营收,一部分技术派可能对吴晓波的豪言嗤之以鼻,但是从南哥的角度来讲这是有机会的,比如吴晓波利用现有的资源,整合一批优质的内容合作伙伴及业内大咖,玩点颠覆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而逻辑思维则与国内最大的线下平台益策发生连接,产生了100万级别的在线直播分享,其掌门人李发海旗下的学啊网也不断的招兵买马~~
6
直播- 让分享便利无比
2015年的一个新的热点就是“直播”技术在论坛及培训中的应用,对于这一点的体验南哥是深刻的,说2个例子吧:
第一例子是南哥曾驱车2.5个小时从广州赶往广东省移动的学院培训,在路上就想,如果仅仅是一天的培训,这学员得有多大的动力,来回5个小时去听课呢?如果内容不错,直播虽然没有现场听课的用户体验好,但是这种方式的确带来非常大的便利!
第二例子是关于大规模终端店面的导购培训、店长培训直播式培训可以说是个福音,因为直播式培训:其一是大幅度缩短了知识普及的速度,其二是大幅度降低了培训成本
那么问题来了:
如果你是职业培训讲师,如果你的客户要求你的课程全国500人直播,你的收费是如何的?
如果你是甲方应该给培训师支付多少费用呢?
这是值得每一个培训业内思考的问题!
7
社群—让学习成为连接
除了新媒体,在互联网转型中的第二个风口莫过于社群,2015年李海峰老师凭1人之力召开了20几期的公开课,参加的DISC讲师认证班的学员超过700人,对于社群营运者而言有三个必然的成功条件:
首先有好的产品,形成口碑才能保证社群的不断成长与壮大
其次需要有好的社群运营规则,如何帮助社群中的每个人成功是社群存在最大的价值
最后是社群的管理
如果你想深入了解李海峰老师的社群、DISC课程为何如此受欢迎,最好的方式莫过于亲身体验一下了。
8
极致—互联网的精髓
谈及朱春雷老师,你一定需要知道其独门秘籍《学习路径图技术》,这是在人才复制领域非常棒的方法论,虽然市场上关于学习路径图技术的有效性有不同的声音,有的处于竞争的目的、有的是因为技不如人、有的是大咖中的大咖真的看到了学习路径图的一些短板,咱们培训人不打诳语,南哥曾耗时六年将学习路径图技术应用在劣构类学习项目(领导力),但还是会坚信:如果你一定要建立培训体系,且资源充足,学习路径图技术是不错的选择,且经过近7年的打磨,朱春雷老师的学习路径图、LMS学习管理系统、课程设计与开发软件已经比较成熟。如果一家公司能够用10年的时间去打磨一块产品,而不是跟风就上这本身就值得尊重,也是一种手艺人的工匠精神。
9
资本-行业的催化剂
谈及互联网,你一定不要忽略资本的力量,南哥觉得资本是一把双刃剑,这个不多说了,看钱吧,南哥给你送上几组吸引眼球的资本数据,那么你会觉得,如果在培训这个圈子里你还不努力的话,下一个被干掉的可能就是你,这也正如凯文凯利所说,那些可能被颠覆的终究会被颠覆,中介型的培训公司,在组织内部中介型的培训发展部,或许真的要颤抖了~~~
作者:南哥
来源:培训经理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