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有些专业虽提出选考科目要求,但总体来讲考生选择面还是增加的。设限专业(类)最多的是物理81%,而后是化学64%,再次是涉及36%的技术。
据统计,选择物理、化学、生物组合的考生,可选考95%的专业;选择政治、历史、地理组合的考生,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文科生,可选考66%的专业。
而现行高考中,文科生只可报考约34%的专业(类),理科考生只可报考约66%的专业(类)。
所以改革后的高考,虽有些专业存在设限科目,但总体上,考生选考任何3门,至少都可报考约66%的专业(类),也就意味着,相比现行文理分科高考,考生专业选择面是大幅提升的。
那么,相对以往的固定化文理科高考报考,改革后的高考就出现了很多报考选择。
对于逻辑能力相对较强的理科生,很多会选择完擅长的理科之后,综合难度和兴趣去选择一或两门相对简单又有趣的文科——历史地理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而对于文科生,选择理科的概率很低,因为物理化学逻辑能力很强,生物计算的部分又很难,因此,文科生大部分还是会选择文科。所以易提分文科小科目的竞争会变得异常严峻;
因此,高考改革后原文科历史地理会出现的巨大需求缺口。
但放眼望去,一些大的教育机构品牌,全国几乎没有很强大的文科品牌。
所以教育机构需提前做好文科教师储备,或集中精力成立顶级的文科品牌来分享即将到来的高考改革带来的早期红利。其次对于某些省份来说,技术(非文非理,更多的是工科的思维)作为新兴起却占据36%的设限专业,也将成为一个巨大的教师需求缺口。
机遇二
短期班、冲刺班需求量急剧增大
一方面,高考改革英语及物化生等小科目考试频次增加,学生会不断刷分,冲刺班会成为学生家长的首选。
其次,分层教学导致某些班级人数较多,教学效果较差。从科目类别上讲,相对容易的科目学生人数过多,老师短缺,班级人数会非常多。从科目分级来说,三四线城市教学可能会由于分级不明确,无法实现个性化,这都会导致较差的教学效果,从而形成孩子对补课的需求缺口更大。
再有,“分班考”倒逼准高中生知识抢先学,竞争优质教师资源。新高一开学后,就将面临“分班考”,优质讲师将带领尖子班,很多学校会拿高一期中考试成绩作为标准,这就倒逼准高中生们要全力以赴做好高一(上)课程的大规模的预习准备以便高一期中来争抢优秀师资。因此会出现中考毕业生更大批量的高一预习班需求。
因此,教育机构需加强初升高预习班、考前冲刺班等的教研能力。
机遇三
专业解读类产品及课程成为热点
高考改革导致学生自主性增强,高中生在高一或者更早就要清楚自己将来所要报考大学专业的大概方向,有侧重的进行相关科目的学习或提前学习来提升高考竞争力,也就意味着初高中生需提前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首先,机构可以针对高中家长及学生开设高考专家政策解读、未来专业分析、最优选科技巧等实用公开课,我们可以在高考解读公开课后开设热门专业所对应科目进行搭售。
对初中生而言,也可根据未来专业选择的方向,提前开热门专业预科班,进行初等知识的授课,缓解高中阶段的学习压力。
其次,机构或学生自身为了更加客观的分析评价适合专业,对于结合国家政策进行未来热门专业预测的专业在线测评教育系统(包括学生各科试卷掌握水平及兴趣度、未来可能兴起的专业)将会产生重要的需求。
机遇四
校园管理系统等在线教育产品将加速占据教育市场。
首先,对于新课改的分层教学,公立院校由于校区、教室、教师等教学资源与学生的匹配会花费巨大的时间及精力。
因此,公立学校对于一套可以智能优化校园排课或对学生个人学习时间进行规划的排课管理系统,具有极大的需求。并且由于学校各类数据在管理系统中的逐渐沉淀,会导致公立学校更换学校管理软件成本极高。
其次,由于每个学校学生选择不同科目学习的人数每年会有波动,可能造成某些科目班级人数过多的情况。
人数过多就会直接影响听课效果,存在课堂知识“吃不好”“吃不透”“吃不饱”的现象。因此一些优质的互联网线上辅助教学产品,如:百度传课、私播课(新东方)、猿题库、作业帮等在线教育产品,很有可能作为学校课堂的补充而得到广泛应用。
总结
作为线下教育机构负责人,需明晰原文科科目历史地理将出现的巨大需求缺口,做好短期班、冲刺班的教研培训,以及高考改革的专业解读。
(来源:校长运营圈 作者:齐超波UncleW)
想知道你的学生更适合什么专业吗?赶快点击 开始测评 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