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从业者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在教育培训这样比较草根的行业,经常会遇到年轻人职业发展的困惑——行业不像金融、国民教育、医疗那样高大上,收入有时也不够理想。在新年工作季开始之初,本文作者向大家分享教育培训行业的我们可以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当然,如果想更深入的了解自己的工作价值观,可以点击 开始测评 测试一下哦~ABB 集团中国区总裁顾纯元先生曾得到过高人的指点:“如果你想到一家大的企业发展,首先自己要有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把工作做好,之后就会很顺。从教育培训行业来看,两个平台型的职位是销售和教研。销售,向外需要了解市场和顾客,对于年轻人来说是非常好的深入理解行业的机会;向内,则需要经常与内务、教学、管理人员进行沟通,对于年级人沟通、协作能力是非常好的锻炼。特别是渠道销售,要与外部组织进行频繁的接触,沟通能力、心理承受力都会面临更多的挑战。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k12培训的一对一业务中,教务是非常重要的内部销售和服务的混合岗位,负责家长沟通、续费和排课等多项工作,其平台特性反而超过一线销售的咨询师。不夸张地说,一个教务主管就是一位运营副校长。所以,校区校长出身于教务的比例并不低于咨询和教学。教研,向外需要直接接触学生和家长,向内则需要与一线老师、教务、管理人员进行沟通,效果和销售也比较类似。比较而言,销售工作更有挑战性,对于年轻人的心理素质方面的训练更有意义,教研工作则更容易对顾客需求有更直接的认识,更容易深入理解教育产品的本质。对于很多厌倦繁重岗位或愿意专注于教学、销售这样单纯岗位的年轻人,也可以走向工匠型、专业化的发展之路,但仅就组织内部发展而言,这不是最理想的路线。毕竟,岁月催人老,若干年后从“小李”做成“老李”也是一种遗憾。所以,在教育机构内部追求职业发展,仅专注于技能型的工作是不够的,但成为优秀的销售和教研人员是下一步的必备条件。当然,不少年轻人曾向我诉苦,本来做咨询师或老师,提成或课酬很高,晋升到主管岗位,主要靠固定工资,工作更操心,整体收入反而下降了。事实上,抛开机构薪酬体系设计上的缺陷不谈,职业的进阶不可避免面临短期利益和长期发展间的权衡。除了收入外,出差外派的岗位晋升无不对当前的生活带来冲击,尤其是已婚的员工。其实,走向管理岗位,是年轻人人格转型和能力提升的关键一步。一直做非管理岗位的人,无论本身多么优秀,都难免日益陷入个体利益和单个岗位利益的思维模式,逐步丧失从整体看问题的视角。同时,社会越发展,分工越专业,一个人能的做事会越来越有限。进入管理岗位,沟通协作的工作量会逐步提升,可以调动更多资源完成更重要、更复杂的任务——管理层级越高,自己亲自做事的时候越来越少,需要通过沟通、协助、推动、调动他人做事的任务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发展,可以从某个自己善长的技能领域开始,在当前岗位上积累基础能力和对行业的认识,然后,积极向管理岗位过渡。这几乎是在组织机构中求发展的必由之路,适合于大部分人,当然少量的天才也可在专业化道路上走向极致。而对于有创业理想的年轻人,最理想的是某个技能日益精进,并在机构中做到中层管理者。为什么呢?最重要的是两方面:一方面销售和教学等含金量高的岗位,招聘核心员工成本高昂,自己能搞定,可大节省前期的创业成本(无论是资金成本,还是时间成本)并提升自己对创业机构的掌握能力,另一方面,在中层管理岗位上积累的经验,足够应对创业型小机构90%以上的管理问题,避免低级的管理错误,同时,也不会像高层管理者长期脱离执行层面的工作而不适应创业工作。(来源:辅导圈 作者:寒雨连江)文章有删减
想更深入的了解自己的工作价值观吗?赶快点击 开始测评 吧!
优学云测评精选的每一篇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和作者(除非找不到),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所述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优学云测评立场。对于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公众号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