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一位教研员批判翻转课堂,“有些做法很荒谬”

小U说
自从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开始,翻转课堂和微课程就像一股风,吹到了全国各地的教室。在很多专家的眼中,翻转课堂成为了一场课堂的革命,要颠覆原有的课堂。然而本文作者却认为,在任何一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是多种多样的,翻转课堂颠覆传统教育的方式的说法是缺乏理由的。那么,现在跟小U一起,点击 开始测评 ,先看看你的学生其实适合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吧!
现在教育部搞了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在这个工程中,实际上谈得最多的就是两个概念,一个是翻转课堂,一个是微课或微课程。从目前来看,翻转课堂和微视频都成了一股风,变成了全国各地都来学翻转课堂,全国所有的老师都来做微视频,并且在专家们的眼里,翻转课堂一场课堂的革命,是要颠覆我们原有的课堂。可现实真的如此吗?翻转课堂从理论到实践,到底有些什么样的致命问题呢?

翻转课堂,理论上的第一错误就是认为教师的教学模式与学生学习模式是一一对应的。在翻转课堂的介绍中,说通过翻转课堂,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这种学习模式的所谓改变,仅仅是专家们的理想状态。 举例来说,一个后进生,本身不想学习,那么老师的教学模式变成了翻转课堂了,这个后进生就自动变成了主动学习了?很显然,这是很荒谬的。在传统的传授式教学中,学生就一定是被动学习?难道以前在学习中,就没有主动学习的孩子?笔者认为,任何一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是多种多样的。学生不可能采用一种学习模式学习。因此说翻转课堂下,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这种说法是缺少理由的。

翻转课堂实施的首要条件就是学生要具有学习的主动性。而对于全班级所有的学生进行翻转课堂,全班的学生并非完全都是主动学习,这样,翻转课堂的首要条件就失去了。当然也有人会说,可以通过翻转课堂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可问题是这个通过翻转课堂来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并没有真正的实例来证明,也只是一个假说而已。

此外,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另一个核心是在课前学生能真正实现预习的所有目标,只有在这个前提下,在课堂上的讨论之类的东西才能成为可能。而问题是连课堂上学生的学习都不能掌握和保证,又如何能在课外做到学生的预习得到掌握和保证呢?预习时看微课,而这些微课,全是传授式的方式进行的。如果翻转课堂效果好,就等于传授式教学模式效果好。而传授式教学在新课程或者在翻转课堂下,是认为学生在被动学习的。如果这些学生是被动学习,那么这又是翻转学习的一个主要环节,那又怎么能说翻转下,学生是在主动学习了呢?这又陷入了新的矛盾。

翻转课堂,也许在课堂上,老师的负担少了。可对于学生而言,整体学习的时间是拉长了。如果有三个学科在翻转,每个学科微课学习时间是10分钟,那么学生就至少多花30分钟的时间来看这些微课。如果还要去理解掌握,那么学生花的时间就更多!如果初中的所有学科都来翻转,那么学生还有时间来睡觉吗?说穿了,翻转课堂对于学生而言,仅仅是朝三暮四而已,学生的时间没有减少,反而是增多了,并且效率也不见得是很高的。并且对于三个学科翻转,那么全班的学生来说,更不可能都对这三个学科有主动性,都感兴趣,这是在普通学校,普通学生无法做到的,还不要说再增加几个学科!

另外,翻转课堂期待让学生在课外自学,课内进行分组讨论,组内成员互助来解决差生的问题,这也是过于理想化。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才刚刚学习到这些知识,又有何能力帮助别人?他们自己都还没有理解到位!并且对于学生的问题,其他学生并不可能从专业的学科知识角度出发去分析出其错误的原因是什么?很有可能通过所谓的学生互助,差生好像解决了问题,但这个问题以后还是会再犯的,而老师只有在后面的考试中才会发现,这样的分组讨论是起不了多大的作用的。

那么翻转课堂是不是就一无是处了呢?其实也不是。对于翻转课堂、慕课,在西方,他们的认识也仅仅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有益补充,并没有把这些当成是一场学习革命。仅仅是从人本主义的思想去解决教育的公平性而已,此处补充翻转课堂可以解决想学却没有机会学的学生的问题。仅仅是解决想学却没有机会学的学生。对于不想学的学生,你再怎么翻转,也不可能改变他不想学习的现状。

翻转课堂,有一定的作用,但现在的问题是过于神化,其实这样反而是对翻转课堂不利的。在教育上,求真务实是必不可少的!一定要符合常识,对于一般的学生,他们到底学习是怎样一个情况,老师到底又是怎样的一个情况,都要考虑。并不存在一个完美的教学模式,任何教学模式都有不足的地方,都有优点,都有适合的范围。没有无条件的教学模式,要求每个学科,每 个人都来做翻转课堂,这就又犯了“大炼钢铁”的错误了!要做到求真务实,就要从你我做起!

(来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微信公众号)

想知道你的学生适合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吗?赶快点击 开始测评 测试一下吧!

精
彩
回
顾

1.   干货 | 茶余饭后,看一个吃货老师对K12在线教育的品头论足

2.   观点 | 教育的 to B or not to B

3.   思考 | “玩”与“学”,到底能否统一?

4.   观点 | 在线教育二十年:从“教育+互联网”到“互联网+教育”

5.   评论 | “非好学校不上”是狭隘教育观

优学云测评精选的每一篇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和作者(除非找不到),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所述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优学云测评立场。对于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公众号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