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聚智堂事件”看k12辅导的两大误区
“聚智堂”是一种比较极端的用教育名义融资,然后通过投资获取利润的模式。但通过“聚智堂事件”突显了k12教育的两大误区。相比其他行业,教育行业最大的优势就是预收款传统——先收了钱再办事。而一对一业务的开创和崛起,更是大大放大了预收款效应。班级辅导虽然也是预收费,但和公立学校一样通常也只是收一期,单科仅是千元级别。所以,培训机构还是要量入为出,按月支付日常运营的成本费用,或者有能力提前预付一些房租押金、装修等待摊费用,剩下的钱做点短期理财就非常满足了。但一对一业务则不同,单生预存学费至少是一两万起步,一般在高折扣诱惑下家长一次性交上好几万甚至十几万也很常见。在行业发展好的时候,校区开业当月的预收就有数百万之巨,而当月支出可能才十数万元,造成一种虚假的“暴利感”。笔者曾经遇到过原来做班级辅导的机构,刚开始作一对一时推出了预存打折卡促销方案,最低折扣打到了七折甚至是五折,承诺家长可以自由选择班级课程和一对一辅导。年终算帐,亏损数千万。震惊之余才发现,低利润的一对一那经得起这么高的折扣。但不断收上来的预收款,不断制造“东墙补西墙”业务平稳假象,使得机构像一辆飞奔的自行车,只能越骑越快,最终不是出高速事故,就是因不断减速而失去平衡。可能是中国的大环境,孩子在心理上依赖大人,大人则依赖组织、依赖国家,再加上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缺失,所以,大家都习惯有承诺才感觉放心。但其实只要稍微理智,就知道这些所谓承诺肯定不能100%兑现。特别是教育,其结果不是教师单方面可以决定的,而还是取决于孩子本身的能力和努力。笔者曾服务过某k12辅导机构,其承诺型产品也非常受家长欢迎。但是,说到底,它不过是一个以大数据分析为基础的、金融化设计的产品。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由于在当地市场占据龙头地位,可以吸引足够数量的学生参加入学测试,通过将考试结果(包括成绩和排名)与历年来当地考试、招生数据对比,就可以大致了解这个学生的大致水平和在当地的排位情况。其次,承诺的目标学校通常不是一个学校,而是一群学校只要学生的考试成绩达到目标学校中最低的录取分数线,就认为承诺实现,是否真正录取的风险还是需要家长和学生承担。再次,承诺课程的定价基本是正常课程的1-2倍(当然也会用比较好的老师和提供更多的服务),充分覆盖了退费风险——即便有20%-30%的退费率,机构也比普通课程赚钱。而事实上,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产品金融化的风险控制设计,退费率不过在5-10%的水平。而且,通过实际的退费,还可以建立培训机构诚信的口碑。
显然,所谓的承诺,只是家长多花钱买了个心安,其实并不能真正降低风险和帮助孩子考上更好的学校。毕竟,学习的主体是孩子,最终还是要靠孩子本身的实力和努力。目前中国市场依然是一个营销型市场,做好产品、做好服务的心态太浮、人太少,所以,才会有“百度门”、“莆田系”这样的事件,才会有“概念满天飞、承诺到处见”这样将心思花在怎么去忽悠而不是研究产品的现状。
从本质上看,就是心太急——企业想一下吃成个胖子,消费者也想一下吃上灵丹妙药。“聚智堂事件”,不过是教育市场上这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心态的一个缩影——无论是培训机构,还是家长们都需要反省。作者:寒雨连江
图片来源:网络
内容来源:寒雨连江(ID:h-y-l-j)
文章有删减
1. 优学云测评推出培训机构个性化教学解决方案
2. 优学云测评推出中小学校个性化教学解决方案
3. 优学云测评推出招生平台流量提升方案
4. 优学云测评推出企业人才发展平台解决方案——人才库管理
5. 优学云测评帮助个性化教育成为现实
优学云测评精选的每一篇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和作者(除非找不到),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所述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优学云测评立场。对于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公众号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