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语言教育,语言教育是一个相当广泛的教育类型,也是市场份额相当巨大。语言学习的特性:学与练,学习者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来学习,但目前学有余而练不足,如何提供良好的外语环境和练习机会是需要加强的地方。
3.学历教育,需要教育机构的结合还有政策的指引,具体产品嘛,我不想说,你们自己领会吧。
4.职业教育,又是一块大份额的市场。但是对内容的要求颇高,而且大部分的职业培训还是以线下为主,线上只是为了做宣传和引流。这个难点相对较少,最大的问题就是提高内容质量,让用户真的能学到想要学到的东西。
目前最常见的形式就是慕课和微课了,具体的好与坏需要真正的教育从业者来点评,笔者就不献丑了。
因为笔者当年参与过用非常先进的技术和前卫的模式开发出的微课平台项目,所以大部分国外的在线教育产品模式基本都见过,对我而言没有多少新意。找了好久看到了一个很“反常”的产品——highbrow。模式很简单,课程的作者起初是机构或者专家,慢慢会吸纳更多的有才能的人成为作者。作者会将自己擅长领域内的一个小知识点做成课程,课程主要是文字形式。把一个知识点拆分为十节课最后加上测试题,一节课只有500字左右。用户能订阅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或话题,每天会通过邮件发送到用户的邮箱,大概5分钟可以阅读完毕,10天学完一个知识点并完成测试来巩固学习效果。
在视频当道的现如今,居然还有文字形式的微课。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效果出奇的好,用户粘性很高。仔细想想,这个产品特别像是自媒体+微课的结合体,文字形式的课程降低了作者的门槛。每日推送,增强用户粘性和活跃度。每节课只有5分钟,合理的利用了碎片化的时间。而作者则像运营微信公众号一样,不仅要保证内容质量,还要树立自己的品牌,提高了作者的发展前景。
在线教育的用户分为了两大类:被动型学习人群和主动型学习人群,K12里的孩子就属于被动型学习人群,而这类人群其实并不太适合在线学习,学校和线下才是更好的选择,完全颠覆教育模式现阶段并不现实,所以产品做的再好也会有一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而大部分成年人则属于主动型学习人群,他们才是在线教育的主力军用户。其实传统线下教育和在线教育是有冲突的,用户就是没时间报班上课才会利用业余时间在线学习。所以在线教育更多的是点的学习而不是面的学习。系统性、周期性的在线教学内容这是在颠覆传统教学模式,在中国教育制度的大前提下,还是需要好好考虑一下要不要这样做。
最后来谈谈笔者当年做微课平台时遇到的坑:首先,低估了K12的难点,觉得产品加入了游戏啊,互动啊,各种炫酷趣味性的课件就能解决这个问题,最后发现,新鲜感是每况越下,新鲜感少效果越不好。其次,对于老师而言,创作课程的动力不足,录课又麻烦,收益也不好。再次,课程作者门槛略高,首先对教学方式有一定的要求,其次还得会操作录课软件,这会直接影响到课程内容的质量。最后,推广太难了,对于创业公司来讲,不仅要推广给老师,还得推广给学生,补贴少了没效果,多了又补不起。
图片来源:网络
内容来源:头条君
转载:在线教育行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