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教育产品的『扫题答疑』路线对学生是一大毒瘤?
为什么大部分 K12 教育的产品都在走『扫题答疑』的路线?
即便市场需求多,但这样的功能对学生的教育真的好么?然而,不是为什么大部分产品都在走扫题,而是其他路都很难走得通。在线教育主要分成内容类和工具类。(仅限于面对学生用户的产品)K12 的学生,本身学习意愿较低,过多的线上学习机会还给了学生玩电脑和玩手机的理由。并且目前线下辅导机构多如牛毛,已经分走了市场大部分,市场空间本来就已经不大了,家长还未必信什么线上教育。因为跟老师无法面对面沟通了解孩子学习情况,从心里感觉如此教学纯属失控状态。其次直播课必须找到顶级老师录课,才可能隔着屏幕搞定学生。问题是这样的老师有多大动力录课?请他们线下讲课的机构和学生非常多,就赚钱来说很明显还是线下收益更高。所以内容类基本上,家长不信,好老师不教,学生管不住自己的糟糕境地。从技术上来说,实现成本比较低,你只需要服务器和算法。扫题实际上等于把所有教辅书一网打尽。理论上教辅书市场,有多大,它就有多大,甚至更大。自然成了各家首选。能带来大量的流量,甚至可以用大数据概念忽悠一下学生,建立相关学生档案,然后以此为根基,逐步蚕食其他市场。整个 K12 教育市场,始终都是牢牢的被各级学校把持着。其他人只能跟在他们屁股后面拣点剩饭吃。市场看似空间很大,其实被割裂的很严重。只有搜题是共需,自然它发展最好。不过说实话,它对学生学习,帮助其实并不大。甚至还有反作用。应试教育提分的核心关键,是多角度重复做相同的题。(各位家长老师看好了!!!)搜题类反而降低了学生探索精神,和做题尝试的容忍度,所以,效果,刚开始不错,做题效率提升,但用久了,成绩下降几乎是必然的。(我已经实践过)不过这东西让老师和家长用,效果就好太多了,家长就可以深度介入孩子的学习当中。老师也不用费太多时间算题,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到打造教学体系上。其实说白了就是教师中介。大部分都采用淘宝模式,其实并不好,因为家长的评价未必靠得住。毕竟么,一个好老师带的学生是有数的。评价高了,学生多,而且费用也高,这都是不是家长愿意看到的。评价的时候搞点鬼,尤其是一线城市,这都不是什么稀奇事。虽然现在概率还比较小。但是我还是对这类保持乐观。因为线下教育机构,所占的课时费比例太高了,一般都超过 50%,教师未必愿意。教师 O2O 就是为了抢占现在各大辅导公司,比如学大新东方而生的。市场前景足够广阔。而且整个利益链条上,家长学生教师都满意,就是怎么解决信用问题和教师培养问题。一旦搞定,整个市场都会被击垮。第四部分,我依然坚持认为,游戏化教育才是未来的主流。但下面是我的个人观点,没有经验支撑,也没有事例验证过,纯属自己的推理猜测。还是那句话,整个 K12 教育市场是被各级学校把持着,那有没有可能直接击穿整个市场?我觉得有,不是现在大火的慕课,虽然上海试验翻转课堂貌似效果不错,但是我依然不看好,因为它的本质还是——教授。关于这点,我写过一篇认知模型与教学流程,有兴趣看看。我零星的也见过不少成功案例,虽然在我眼中它不那么成功,笑,但依然足以证明游戏化教育的巨大潜力。只是它的风险大,复杂程度非常高,前期投入大,没什么公司愿意豪赌一把,甚为可惜!!!我们魔兽电影都能挣到大钱,为啥就没人愿意好好搞搞游戏化教学呢?这可是造福千秋万代的事业啊,足以把当代很多教育理论大的稀巴烂,彻底跳出泰勒式教学的窠臼,开创划时代的篇章。作者:PMCAFF产品社区
图片来源:网络
内容来源:36氪
转载:市场人(ID:scr20130807)
1. 优学云测评推出培训机构个性化教学解决方案
2. 优学云测评推出中小学校个性化教学解决方案
3. 优学云测评推出招生平台流量提升方案
4. 优学云测评推出企业人才发展平台解决方案——人才库管理
5. 优学云测评帮助个性化教育成为现实
优学云测评精选的每一篇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和作者(除非找不到),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所述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优学云测评立场。对于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公众号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