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碎片化学习如何才能更有效

小U说
碎片化学习,古已有之——欧阳修指出学习要随时随地,把握三上:马上、枕上、厕上;今更胜昔——互联网时代下,各个平台上大量信息的聚合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也使碎片化学习成为必然。碎片化学习固然符合当今社会对效率的追求和对实用的主张,然而这样的学习方式真能达到学而有益吗?其发展方向又在哪里呢?
问题何在?

内容上:互联网时代下,学习内容鱼龙混杂、多而不精,很容易让人在降低了辨别能力的同时变得思维狭隘;此外,打着“短平快”的噱头,碎片化学习的内容也多以图表或小视频的形式出现,固然直观,但也让人难以集中思维并进行深入分析。

形式上:碎片化学习的学习过程是在各个移动终端频繁切换之间的泛泛浏览——这就已经在形式上决定了这种学习方式的不连贯性——各式各样的学习资料“碎片”分散在不同的移动设备中,这就使系统化学习变得更加困难。

动机上:按学习的目标来划分,碎片化学习的拥趸可分为两类——一类立足于实用主义,希望增强个人专业能力应对工作挑战;另一类则从个人兴趣出发,想要通过提高个人素养提升生活品质。前者的诉求在结合了互联网“快速高效”这一特质后,看似尤其适合碎片化学习模式,然而主观上急功近利的心态却使学习者只求面宽而不求度深,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后者的动机由兴趣爱好维系,一般而言都是出于消遣与放松的愿望,则更不可能做到系统与深入化。加之惰性使然,学习效果同样不好。

走向何方?

互联网时代下的碎片化学习该走向何方?这个产生于互联网时代下的问题,其解决还是要取道于互联网技术。而针对碎片化学习系统性不足这一主要矛盾,笔者认为,解决的关键在于“化整为零”后的“零存整取”。

碎片化学习的问题在于其实质实际上是“学习+互联网”模式的一种——只将互联网当成媒介,对于教材的内容先进行碎片化处理后再机械式地搬运到线上,而学习者则在终端另一头接收并阅读,全部过程只在线上完成,看似高效便捷,实则缺乏第三方的监督和互动,学习效果无法得到检验,更无处进行实践。

而问题的解决,应该是向“互联网+学习”模式的转变。利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资源与个性化匹配的优势,以互联网思维真正变革传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体验。一方面,学习者可以先自行通过一些剪切粘贴类和思维导图类APP,将碎片化知识分类归档,纳入体系,由点带面地将一个个知识点扩充为知识面;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完成学习闭环,打造互联网生态,学习更可以从线上转入线下,延长学习链,使收益最大化。

碎片化学习本身无可厚非,但它并非学习的全部过程——而是只能作为学习中的一个环节——因其提纲挈领的呈现形式,既可以放在第一步来激发兴趣,作为后续学习的导入;抑或因其高度浓缩凝练的特质,也可放在最后一步来回顾总结,加深学习印象。但对知识点的深入挖掘、结合线下第三方的检验与运用从而获得系统化的认知、最后外化为富有创造性的实践这些中间步骤必不可少。如此这般,碎片化学习的优势才能最大程度彰显。

图片来源:网络

内容来源:互联网学习观察家(ID:elearninggcj)

文章有删减

精
彩
推
荐

1. 优学云测评推出培训机构个性化教学解决方案

2. 优学云测评推出中小学校个性化教学解决方案

3. 优学云测评推出招生平台流量提升方案

4. 优学云测评推出企业人才发展平台解决方案——人才库管理

5. 优学云测评帮助个性化教育成为现实

优学云测评精选的每一篇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和作者(除非找不到),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所述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优学云测评立场。对于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公众号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