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以体系建设破解教育信息化的“顶棚效应”

小U说
“十二五”期间我国教育信息化迎来最快发展时期,在基础建设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为下一步教育改革发展奠定了基础。不过,我们必须看到,当信息技术给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许多领域带来革命性变化之时,教育领域还普遍存在着低效应用、浪费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与教育信息化遭遇到“顶棚效应”有着密切关系。
“四化”体系的提出,标志着教育信息化进入体系建设阶段

2015年5月,在教育部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主办的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发来贺信,提出教育信息化未来发展目标,即“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以下称‘四化’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四化”体系建设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进入新世纪,世界各国迎来了教育信息化的建设高潮,试图通过信息化将教育带入未来。但随着建设高潮的消退,人们发现,教育信息化不仅未能如其所愿带来革命性影响,而且还遭遇到“顶棚效应”。所谓“顶棚效应”是指,在现有学校教育教学体制机制下,教育信息化经过建设高潮后,逐步达到发展极限,出现低效应用甚至停滞现象,不管如何努力,都难以突破。
       
教育信息化出现“顶棚效应”有着更深层的原因,那就是被“添加到现有学校”的信息技术,基本上“被置于学校的边缘”或停留在对现有体制机制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上。 

“四化”体系着眼于构建人—机结合的未来教育、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四化”体系的提出,正是站在了教育革命的高度,重新思考并试图构建“新型的人—机结合的知识生产体系”。
       
网络化是指人与人之间智慧相连。目前,互联网正在开启互联网发展史上的第三次重大变革——“人的网络”时代,即互联网经历了从“机器与机器”“人与机器”向“人与人”时代演进。“人的网络”时代将为学生构筑自适应的“连通小世界”,实现人与人的智慧的连接,学生可以与全球的优秀教师、科学家、学者、学生、实体人或虚拟人等随时随地地连接,不断获得广泛而新鲜的知识、信息与智慧,世界正成为一所大学校。
       
数字化的核心是构建人机合一的思维体系,使电脑成为学生须臾不能分离的“外脑”。人机结 合是信息时代的人类认知的基本方式。人的认知不仅发生在我们的头脑之中,还发生在人与人、人和工具——电脑之间的交互过程之中,未来人脑加电脑的协同认知将成为主流。中科院院士戴汝认为:“在信息时代,人—机结合的思维将会取代我们个人为主的思维方式。”新的思维体系构建是从四个维度梯次推进的:

第一,教育教学内容的数字化,目前已经接近完成;

第二,是教育工具(思维工具)的数字化,像文字变图像、视频,黑板变白板,工具变3D打印,实验变虚拟实验,现实变虚拟现实等,为学生思维提供数字化“柺棍”;

第三,是教育教学行为的数字化——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大数据颠覆了人类探索和认知世界的方式,教育有了大数据,就像医学有了“核磁共振成像”技术,通过记录每名学生“行为轨迹”,分析全体学生的行为数据,描绘学生思维状况,让学生的思维“透明”;

第四,是数字化的最高级阶段——人脑的数字化,创建“超级大脑”。通过人脑与电脑任务的再分工,将学生从繁重的记忆、计算等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把智慧集中到解决复杂问题、创新上。
       
“个性化”是指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无法满足大多数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的状况正发生根本性转变。信息技术可以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学习内容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2010年,国家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强调指出:“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是教育观念上的一次大转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要求,要加快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从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从课堂学习为主向多种学习方式转变。
”
“终身化”是指人类教育面临着重新思考和规划学校内外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任。柯林斯认为,“全世界的人们都在新技术的帮助下学习”,人类的终身学习成为可能。与此同时,技术扩大了教学规模、放大了优秀教师的智慧。千百年来,人类教育基本上都是小规模传播过程,数名、数十名学生上课跟随一名老师学习,而随着远程教育、“慕课”等形式的兴起,成千上万,甚至上百万学生向世界一流大学、中小学名校优秀教师学习成为可能。这昭示着人类教育正经历着自印刷术发明之后的又一次教育革命。

“四化”体系建设对策建议

体系建设是一场革命,需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在上海考察工作中指出:“推进教育信息化一定意义上又是推动改革,没有改革,教育信息化很难,初期可以,中后期可能困难很大。”美国著名教育家、Logo语言发明人西摩?佩伯特教授批评说,在教室里放入一台或六台计算机当作朝正确方向前进的步骤,就好比说爬树是向空间旅行的正确方向上迈进的一步一样,不仅步伐小,而且方向还是错误的。
       
国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充分发挥国家体制机制优势,扮演创新的领导者、推动者角色,设定教育变革的目标、基本路线、准则和时间表等,积极推动体系建设。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社会信息化的原动力。充分发挥企业在研发、投入、服务和产品供应方面的作用是构建体系的关键。长期以来,学校逐渐成为一个制度化、机构化、官僚化的机构,对教育市场形成垄断,阻碍了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力量——企业、技术、社会资本等生产力要素的进入,学校成为信息技术低级应用的“信息孤岛”。未来应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投资、参与教育建设与服务,真正建立起“政府评估准入、企业竞争提供、学校自主选择”机制。

图片来源:网络

内容来源:光明日报

转载:中国教育信息化(ID:zgjyxxh)

精
彩
推
荐

1. 优学云测评推出培训机构个性化教学解决方案

2. 优学云测评推出中小学校个性化教学解决方案

3. 优学云测评推出招生平台流量提升方案

4. 优学云测评推出企业人才发展平台解决方案——人才库管理

5. 优学云测评帮助个性化教育成为现实

优学云测评精选的每一篇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和作者(除非找不到),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所述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优学云测评立场。对于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公众号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