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HR工作就是一场修行!瞬间同感了。

小U说
一位6年HR,分享他转行人力的5大修炼,详细到转行后每一步该怎么去做,遇到问题该怎么去面对,解决。
2011年年头上,因职位调动转行做HR,到现在也有6年多了,加上企划的工作经历,已经快是个十年工龄的老员工了。

刚到HR部门,我所处的处境,甚至还不如有些本专业毕业、立志成为HR的同仁,之前在部门的所学所用,在HR部门几乎全部无法结合,而且本身不擅长与人沟通的我,面对很多同事提上来的问题,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当时的一句口头禅就是,“这个我真不太清楚,我帮你问问”。

经过三年摸打滚爬,我现在已经能够很自信地站出来应付很多HR工作,并且很有底气地面对HR的应聘要求。对于HR这方面的工作,不能说有多强多厉害,但也绝非菜鸟,这一点,人事主管的职位、上级领导的评价、可以一定程度上证明。

这3年,是不容易的3年,师父领进门修行靠自身。下面我来与各位分享一下我的自我修炼的过程。

热身

在开始正式分享之前,先与大家分享几个普遍的问题:

1、当遇到问题时,处理的依据在哪里?风险要怎么规避?

2、我想向HR更高层次发展,但是我现在做的都是一些琐碎的事情,完全接触不到HR的各个模块,而很多应聘要求都是需要有这方面的经验,怎么办?

3、明明看到这是不符合法律法规的,领导却听不进去,怎么办?

4、工作很难做,招聘难开展、培训难落实、绩效难推进、薪酬难计算、员工关系难处理,无可奈何?

带着这几个问题,我来铺开我的修炼之路。

修炼之一:专业知识铺垫

虽然进入的HR的门槛,但是,一方面大家都有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交接工作给我的同事对于很多HR工作本身也是一知半解,无奈,只能自己去寻找出路。企业是有效益压力的,不可能白养你,你也根本就等不到所谓的全面系统的转岗培训,很多工作必须边做边摸索。

HR这个工作,准入门槛虽然很低,但却是十足的一个技术型岗位,无论招聘、培训、绩效、薪酬、劳动关系还是人力资源规划(这个很少员工涉及得到),有没有技术基础,出来的结果差别巨大。所以,专业知识是基础。

1、普及性扫盲

专业知识的梳理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对于非HR专业出身的同仁。至于这块专业知识如何去学习,各人都有各人的方法,我想说的是,鉴于成年人的学习惰性,报个培训班是比较靠谱的做法。培训班的选择,我们不用找太贵太高大上的,我们的目的很简单:扫盲。

2、长期的知识汲取和积累

虽然参加了系统性的扫盲培训,但毕竟理论知识的应用,不是一蹴而就,不要以为武装了一下就可以去打坦克了,这是不现实的。所以,实践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温习和再学习的过程。遇到的问题,我们要学会找方法、找经验,这些,都要在工作中做一个有心人,一点一滴地积累。

 具体的方法是通过百度等搜索网站,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者近似答案,再通过里面提及的政策或专业知识点,找到这块法规或者是专业知识理论,深入学习。我们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很多人往往只做到第一步,跨到第二步的少之又少。

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正如之前所说的,很多HR在达到HRM之前是很难接触到所有模块的,而且企业各有各的情况,你是遇不到那么多案例的。

(1)向自己的前辈请教很关键。前辈解答的好处,一方面好的前辈本身理论结合实际的功夫很扎实,会教你怎么做,更有好的前辈会教你怎么做好;另一方面,前辈的经验,都是自己公司的经验,基本上符合企业文化和现状。

(2)寻找一个合适的分享平台。社交论坛的话,可以看看三茅,微信公众号,可以关注下爱人事,每天他们都会有关于人事的百科,案例以及问答推送,我们可以一点一滴地积累和学习,即使是现在碰不到的案例,我们也可以知道该怎么做。而且,网络的好处在于我们可以选择零星的时间,不用刻意安排。可以说,我的成长,离不开他们。

4、一定的心理学知识

HR是一个频繁与人打交道的职业,所以,心理学也是一门十分有用的课程。当然,我们不是要深入挖掘别人内心世界,而是要懂得一些最起码的原理,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工作,包括:面试、培训、员工关系处理等。

修炼之二:懂知识,更要接地气

经过第一轮的学习,我们不难达到要求。脑子里的理论知识一套一套的,甚至于心中有了很多小心思,大有时不待我之意。这种时候是最危险的,因为专业知识很多都不是中国自己的土壤中产生,但中国的企业却是千奇百怪。所以,我们开展HR工作,无论如何要懂得接地气。

1、清晰掌握领导意图

有时候,领导交待的事情自己不能第一时间理解,那么,这种情况下,自己要主动沟通。沟通技巧在于,你先做一点基础信息收集,然后根据信息和自己的疑惑,向领导印证你的理解和执行没有偏差(切记直接去问怎么做、为什么,这会让领导觉得自己很无脑)。

2、清晰传达上层意图

HR的工作,脱不开各个用人部门,脱不开广大员工。所以,要做好工作,必须得到用人部门负责人甚至每一名员工的落实,所以,将上层的意图清晰传达,拷贝不走样,是共同推进好工作的前提。

3、达成一致意见实现目标

很多HR工作,是唱黑脸的,而且是为既有流程增加麻烦和负担的,所以,用人部门的排斥是很正常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沟通协调就十分重要。HR要同时站在上层和基层的视角分别考虑问题,与用人部门协商,以最小的投入、最少的麻烦,实现上层目的。同时,我们要学会融入和换位思考,同化成部门的一份子兼具备HR视野高度的定位,考虑问题才会周全,有些困难也会更容易去推进。

4、细嚼慢咽,系统关联

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会接触到很多系统、体系,但是,这些体系都不是一下子就能建立起来的,所以我们要在各种工作中慢慢推进,并且将工作融汇串联。譬如,在推进招聘的过程中,考虑好新员工入职培训的问题,作为培训系统的完善课题之一;在处理员工关系的过程中,我们要收集离职重点原因,在招聘过程中与应聘者及时沟通明确;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们要考虑通过何种绩效手段来确定培训需求与培训人选……总之,工作的好坏,不能由单件任务来评判;所谓的系统,并不是既成的一套工程,更要靠自己去把他们串联起来。

人力资源管理虽然分为六大模块,但评判一家企业人力资源建设的好坏,绝对不是看每个单一模块,而是看模块间的相互作用。所以,我们一定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不能把自己限定死在自己岗位划分上。当然有些别人的工作不能乱问(譬如薪酬很敏感),但是我们可以问一些条框性的、原则逻辑性的东西,不涉及机密和敏感内容,并且努力尝试更好地配合到其他模块。

修炼之三:公平公正的操守,懂坚持更要会变通

很多时候,我们经常遇到原则性问题,HR也经常抱怨难做。但有一句话我们要牢记:无私者无畏。

1、凡事我们站在公平公正的角度

只有这样,哪一边我们都不会犯原则性错误,而且才会取得公信力。一味占在老板方,容易被骂走狗,没有民心基础,自己迟早会成为被处理的下一个目标;一味站在员工方,跟自己饭碗过不去,更会动摇到企业利益,企业好了,才有员工好,企业不好,员工不会好到哪里去。

2、很多原则性的问题,我们要懂得坚持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旦原则和制度突破了,那么就失去了底限,所以,这是红线。制度不合理的,先改制度,还是按制度执行。(这里插一句,改制度不是小事,一些小的问题建议先记录下来,等到积累到一定程度或者合适的机会一并提出,期间的一些问题,尝试变通处理--见第3点)

3、学会变通处理

如果只知道坚持,那么顶多是个“封建卫道士”,问题的产生往往具有代表性,即意味着不合理,当不合理因素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爆发。所以,我们要在问题产生时,客观地看待,制度不合理的,修改制度条件又不允许的(修改制度不是小事,很麻烦),那么我们要学会在大原则不突破的前提下,在一些灰色地带变通处理。当然,这需要你对制度和企业运营状况有深入的了解和积累,有把握了才做。请勿轻易学习。

修炼之四:心态修炼,履己责、尽己任,淡然处之

1、俗话说,看菜吃饭

有些事情,我们在范围内尽最大努力,不奢望能拯救世界。就好比老板意见与政策法规相左时,我们要提出自己的专业意见(不盲从、有专业见地),阐明利害关系,但最终尊重老板的意图,并且尽最大努力做好风险防控和补救预案。一收一放之间,才更好地体现出专业HR的价值,而不能只做一个顾问、政策法规咨询机。

2、对于工作,我们努力,对于成果,我们淡然

HR的工作本身是一个幕后工作偏多,抛头露面不是我们的重心(辅佐用人部门面试筛选、辅佐讲师培训、辅佐部门管理绩效……),所以,工作做好了,不抢功、不自满,谦虚谨慎,人家才会服你、才会继续配合你开展工作。相信公道自在人心,有些东西,你不去争,自己也会来。

3、不自欺,不消极。内心强大才是真的强大

国内的企业环境,对于HR来说任重而道远。HR要更好地展现价值、更好地得到企业重视,都离不开我们一点一滴的工作和威信积累,不能等着天上掉馅饼。让HR的环境更好、让HR能更说得上话,这是我们每一名HR的使命。有些企业实在过分的,我们要懂得说不,对于委屈,我们要懂得坚韧,但不能消极应对。当企业不值得我们付出的时候,我们依然做好每一项工作,权当是为自己而做,为将来腾飞做储备。当我们有足够的实力,我们才能良禽择木而栖,哪些抱怨、应付的人,只能眼巴巴看着。

 对于权限限制,我们有满腔热血,但是只能算算工资、打打电话。这是每个HR必经的阶段。我们一定要清楚,哪怕再细小的工作,也可以做出彩。打个比方,一天招聘电话多少个,成功多少个,失败多少个,有没有统计分析?怎样成功率高?如何改进?有没有去找一些IT手段提高自身效率?……只有小处优秀了,领导才会知道你大处是靠得住的,才会进一步给你机会,或者你可以自己争取更多的机会。

修炼之五:复合型人才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第一课往往我们就学到了HR的四种定位:战略合作伙伴、行政事务专家、员工工作支持后盾、变革推动者。不难看出,针对不同角色而言,我们需要的就不仅仅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知识了,而要对企业运作、财务、信息技术等各个方面都有所涉猎。这种时候,MBA课程是可以考虑的,不过在HRD、HRM之前不轻易建议,过早反而会把自己读得心浮气躁。

总结

到了这里,之前的几个问题应该不难回答:

1、处理问题依据:知道法规的按法规,不知道法规搜结果,再通过结果找依据支持。

2、接触模块不全面:自己的经验、他人的经验,多个心眼,点滴积累。

3、政策法规与老板意图冲突:陈清利害、坚定执行、做好守门员和救火队长。

4、工作难开展:会沟通、会换位思考、知尺度、达成一致。

总的来说,HR的关键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审慎思考的能力,公平公正的立场,强烈的使命感和强大的内心世界。

HR是个跨度很大的职业,我们要站得到顶层高度,也要会去鸡毛蒜皮。

图片来源:网络

内容来源:HR笔记本

转载:HR家(ID:hrjia2015)

精
彩
推
荐

1. 优学云测评推出培训机构个性化教学解决方案

2. 优学云测评推出中小学校个性化教学解决方案

3. 优学云测评推出招生平台流量提升方案

4. 优学云测评推出企业人才发展平台解决方案——人才库管理

5. 优学云测评帮助个性化教育成为现实

优学云测评精选的每一篇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和作者(除非找不到),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所述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优学云测评立场。对于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公众号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